香港文報訊(記者 高鈺)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政治入侵校園,校園欺凌嚴重。教育局昨日提供的數據顯示,由2019年至今,局方接獲的校園欺凌投訴共41宗,主要涉及言語攻擊、網絡欺凌、身體或行為暴力。在已完成處理的37宗個案中,投訴成立或部分成立的有7宗。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學校已對涉事教師或學生採取紀律行動,還對涉及專業失德的教師發出勸喻信或警告信。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查詢本港校園欺凌情況,楊潤雄昨日在立法會會議回覆表示,局方每年會向學校發問卷收集數據,在2019年之前,每年全港平均約有200多宗校園欺凌,但2019年後增加到約300宗,「社會動亂事件影響校園,多了因不同立場作出的言語衝撞,甚至在網絡上、肢體上的衝撞。」局方會留意數字趨勢,再決定會否提供特別支援措施或教師培訓。
教師專業失德 或採紀律行動
楊潤雄指出,如教職員知悉欺凌個案應向學校管理層報告;如有較嚴重事件,例如教師為欺凌或出現嚴重暴力或傷亡等,學校須通知教育局;如有懷疑受虐個案,學校應直接諮詢社署;情況嚴重者,學校應即時報警。
在懲處方面,如事涉教師不當行為或專業失德,局方會根據《教育條例》跟進,包括發出勸喻信、警告信或譴責信,或考慮取消教師註冊;如涉及刑事,警方會跟進調查。
葛珮帆質疑,有教師欺凌學生被裁定為「專業失德」,卻僅收勸喻信、警告信,懲罰太輕,並透露有家長因欺凌者是教師,根本不敢向學校投訴。楊潤雄回應說,若有家長對學校處理手法有疑慮,可直接向教育局反映,局方會嚴肅處理。
針對網絡欺凌,楊潤雄引述保安局表示,根據香法例,大部分在現實世界用以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適用於互聯網世界,又透露法律改革委員會轄下的小組委員會正就電腦網絡罪行展開研究,檢討現有法例和相關措施,同時會探討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相關發展,並按結果建議可以作出的法律改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