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京)為增強香港建測、工程界對《方案》相關政策的深入了解,發揮專業優勢,推動業界融入大灣區發展,前海管理局駐港聯絡處昨日舉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解讀暨交流研討會」。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蔣建湘,香港建測、工程界代表等出席了活動。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作為主講,向與會人士解讀《方案》的細化政策,突出行業新機遇,同時他冀香港年輕人,包括年輕的工程師放寬眼界,走出舒適圈,把握發展機會。

洪為民說,《方案》對香港的機遇不少,包括專業人士執業,服務業對接實體經濟;法律合作方面;金融開放;科創落地;口岸數據互聯、單證互認、監管互助互認。他希望香港把握前海機遇,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拓展深港合作「新領域」,用好政策「新紅利」,用好「擴區」「新空間」。

擴區助港發揮優勢

關於深圳推進和落實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的舉措,他談到,深圳將進一步便利港澳專業人士在前海跨境執業,推動形成境外國際通行執業資格認可清單,全方位便利金融、法律、稅務、會計、建築、醫療等領域港澳或國際專業人士在前海跨境執業。同時支持前海引入港澳和國際一流高等教育資源;爭取在前海進一步放寬香港醫療機構和市場主體辦醫准入條件,允許按照港澳標準開辦醫院,開展跨境醫療轉介和香港醫療保障異地結算服務試點等。

談及前海擴區的意義,洪為民指擴區有利於為香港創造更多機遇。擴區後,前海合作區能更好地發揮香港優勢,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可推動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創造條件。

研拓寬執業對標清單

他並舉例來說明何謂「規則先行」:以前有香港發展商去前海承辦項目,由於兩地制度不同、職稱不同,對香港專業執業人士造成不便,所以就有了香港工程建設領域專業人士執業資格對標清單。未來還會探討將範圍拓寬到非香港發展商、政府工程等。

黃偉綸表示,香港建測、工程界在進入前海發展上是快人一步的,特區政府相關認可名冊上的顧問公司、承建商以及香港相關專業註冊管理局註冊的專業人士,都可以以通過簡單備案認證內地相應的資格,進而可以直接在前海提供服務。他鼓勵更多業界專業人士把握好《方案》及相關措施提供的大量機會,發揮所長,打造事業,亦為大灣區發展助力。

內地工資不比香港差

洪為民特別提到,未來在他的辦公室可以做到註冊前海公司或改股東等等一些政務上的事,目的是幫助香港人便利與前海政府之間的政務辦理。並針對青年作了一個「99個香港青年最關心的Q&A」,希望更多人了解前海。

有工程業界代表提到,很多年輕工程師認為去前海工作的吸引力不大,工資相對香港沒有優勢。洪為民則鼓勵年輕人放開眼界,看看哪裏有好前景、好發展,走出舒適圈,「我不會刻意要他們去大灣區發展,但不要只單單看人工,還要看發展機遇,而且像軟件、數據工程師的工資兩地差不多,內地的人工甚至會高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