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15日發布的《公共安全感藍皮書:中國城市公共安全感調查報告(2020)》顯示,內地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數達0.5016,而上年則為0.4783,增幅達4.87%,全國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數普遍上升,其中烏魯木齊、拉薩、廈門三個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感最高。藍皮書也指出,在九項分指標中,城市居民交通安全感變動較大,反映出城市交通建設仍需改善。此外,公眾普遍認為信息安全感是最不安全的部分,特別是超大特大城市在信息安全感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藍皮書由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國礦業大學、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全國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數排名前十名依次是:烏魯木齊、拉薩、廈門、福州、濟南、銀川、青島、北京、寧波、深圳。
課題組構建了一套涵蓋城市自然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公共衞生安全、生態安全、公共場所設施安全、社會保障安全、信息安全等9個城市公共安全感量表,各分項指標指數排名依次是公共場所設施安全感、自然安全感、生態安全感、交通安全感、治安安全感、公共衞生安全感、社會保障安全感、食品安全感、信息安全感。
城市居民交通安全感在公共安全感分項指標中位列第四,但是,深入各城市具體情況而言,交通安全建設仍待加強。信息安全感則一直處於末位,公眾普遍認為信息安全感是最不安全的部分。數字經濟發達的城市多數居於信息安全感排名中下游,如深圳、上海、杭州、廣州、重慶、西安等,數字經濟發達的超大城市中僅北京在近3年有明顯進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