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底,有發展商向政府提出申請,建議在大埔露輝路及汀角路兩幅共3.2公頃土地,興建1,642伙住宅,當中逾1,100伙為公營房屋或首置單位。 資料圖片
●左起:林家輝、劉振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測量師學會倡定期檢視分區大綱圖 主動改劃土地解住屋難

《城市規劃條例》上一次修訂已是2004年,當時表明主要目的是精簡和加快城市規劃程序;及增加透明度和公眾參與。近20年過去,增加公眾參與的目標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但香港的城規工作與精簡及加快似乎愈行愈遠。香港測量師學會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過去十多年添加多重諮詢程序、公眾參與,但特區政府各部門協調性不足,架床疊屋的程序使香港城市規劃愈拖愈慢,政府必須大刀闊斧精簡程序,長遠而言,規劃應「由下而上」改成「由上而下」,政府應主動定期檢視全港分區大綱圖,比如每半年、一年檢視一次,因應社會需求主動改劃土地,才有望縮短發展時間、降低建築費,令樓價回調,解決市民的住屋問題。●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

測量師學會規劃發展組主席林家輝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目前改變土地規劃申請,每次起碼消耗三年至十多年,他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目前的規劃是「由下而上」,業主或發展商提出改劃申請後,政府不會主動提供任何協助:「業主或發展商在缺乏政府主導支援的情況下改劃是舉步維艱,要用大量時間去研究、技術評估去說服政府官員,只求他們不反對,不奢求他們支持。」即使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政府已積極配合,發展商也要花逾一年時間準備才能提交申請。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去年5月6日接受申請,相隔一年多才接獲首宗申請,發展局今年7月23日公布南豐發展轄下的金鹿置業有限公司提出申請,建議在大埔露輝路及汀角路兩幅共3.2公頃土地,興建住宅共1,642伙,當中逾1,100伙為公營房屋或首置單位。

「未見官已打咗幾百大板」

曾處理過綜合發展區(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rea)申請的他進一步分享其所見所感,指出除了時間外,申請者的花費亦相當龐大:「業主要請一批顧問包括圖則師畫個總體布局計劃(master layout plan),還要請城市規劃師、交通顧問,環境顧問、基建顧問、景觀顧問、土地測量師,土木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等去研究,顧問費起碼幾百萬(元)。」他形容是「未見官已經打咗幾百大板」,結果變相只有大發展商才敢申請改劃,很多土地資源都被「鎖死」。

可免「下而上」費時又費錢

林家輝建議,長遠而言,政府應將規劃概念改為「由上而下」,主動定期檢視全港分區大綱圖,比如每半年、一年去檢視一次,因應社會需求主動改劃土地,免除「由下而上」產生的費時、費錢問題:「比如政府若預測未來5年至10年都唔夠房屋,就應該看勻各區大綱圖,做整體規劃,之後將地改用途或者加大地積比,私人發展或公營發展就可以減省一些程序,例如毋須每個項目做環評,因為政府都做咗。」

他並舉例,現時在大埔墟火車站有不少三四層樓高的住宅,是安置因興建船灣淡水湖的村民:「咁多年來都是三四層高,但業主無可能有咁多時間同金錢去改劃,所以一直維持原狀,十分浪費土地資源,如果政府主動話可以提高地積比,發展商都會即刻傾重建,那就可以釋出一部分土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