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石佳打造的「巾幗扶貧車間」、「讓媽媽回家」等項目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145人上崗,員工累計增收1,500餘萬元、發放貧困戶紅利50餘萬元。
隨着公司漸入佳境,石佳的心也越來越大,她表示,要不僅「讓媽媽回家」,還要讓爸爸也回家,實現家庭大團圓。
要達成這個心願,僅靠苗繡坊已遠遠不夠,石佳決定走多種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她帶領繡娘們開發了「七繡姑娘的茶山」2,000畝。今年3月,繡娘們穿着苗服,腰上挎着竹籃,採摘了今年首批新茶。
「這片茶園是2019年種的,豐產後能帶動200人增收。」順着石佳手指的方向,茶山一片翠綠。石佳說:「兩個月後,我們在濟南茶城的茶葉店也將營業。」
石佳還與浙商聯合,在花垣縣工業園投資建立了鞋業公司,聯合金仕達公司培訓了製作鞋業的鄉村男女800多人,簽約帶動623人上崗,不到一年時間產值達到2,000餘萬元。
同時,石佳積極通過品牌合作對接資源,打造多樣文化旅遊項目,開發文化旅遊項目「古苗都康養谷」,現已建成貢米、茶園、龍蝦養殖基地。
「我們在做苗繡的同時,會把苗繡元素用到農產品的包裝上,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發展鄉村旅遊,目的只有一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爸爸也盡快回家。」石佳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