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上未見必要性 提高接種率更重要
由於憂慮傳染力強的Delta新冠變種病毒肆虐,令疫苗效力減弱,多個國家已開始或正考慮為民眾接種第三針加強劑。不過來自全球各地的18名頂尖科學家前日在權威醫學期刊《刺針》撰文,指出完成接種新冠疫苗即可提供足夠保護力,一般民眾現階段不需要接種加強劑,認為必須有更多科學證據,證明有必要打加強針,才應廣泛推行。
以色列等國家已開始為一般民眾廣泛接種第三針疫苗作為加強劑,美國亦開始為免疫系統有缺陷人士打第三針,並等待監管機構批准,最快本月稍後開始為一般民眾接種加強劑,以提高完成接種者的免疫力。然而世界衞生組織(WHO)則主張應保留這些疫苗,供全球各地仍在等待第一劑疫苗的人接種。
科學家包括FDA高層
前日參與撰文的科學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南非、印度及世衞,當中包括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疫苗研究及審查辦公室主任格魯伯及副主任克勞斯,他們兩人均將於今年秋天離職。這批科學家指出,「要就接種加強劑或相關時機作出任何決定,應根據對在適當控制情況下取得的臨床和流行病學數據進行分析,並且這些數據需顯示出接種加強劑能持續及有效減少重症。」
「擴散主因是未接種者」
這批科學家指出,他們檢視疫苗效用的研究後,發現即使Delta變種病毒擴散,疫苗仍能有效保護民眾,尤其能預防重症,「就算一些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在現階段疫情下,未接種人士仍是導致病毒蔓延的主要因素。」
他們強調,在進行相關風險效益評估時,應考慮接種加強劑可預防的重症病例數量,以及是否安全及有效對抗目前的變種毒株,但從目前的證據看來,並未顯示普羅大眾有必要接種加強劑,原因是他們接種疫苗後防範重症的效力仍高。不過這些科學家也表示,如果未來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力減退,又或出現新的毒株,導致疫苗不再能保護人體對抗病毒,也許需要廣泛接種加強劑。
白宮推第三針「犯程序錯誤」
這些科學家認為,在一般民眾真正需要接種加強劑前,便公開宣傳打第三針的必要性,或者出現任何因第三針導致的嚴重副作用個案,都可能損害公眾對接種疫苗的信心。科學家亦指出,雖然以色列研究顯示加強劑有助提升疫苗保護力,但有關數據只是在接種加強劑之後一星期左右內收集,未必代表第三針提供的保護力可以長久維持。
美國喬治城大學公共衞生專家戈爾丁形容這篇文章,對美國目前應否打加強針的爭議是「火上加油」,他批評白宮在科學家及公共衞生機構尚未表態前,便公開表示會為民眾接種加強劑,是犯下程序上的根本錯誤。●路透社/美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