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的「科學探索獎」,今年本港有3人獲獎,包括黃明欣(左三)與盧怡君(右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盧怡君研電子儲能盼助貧困區 冀兼顧工作家庭

為鼓勵國家青年科技人才積極投身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設立了「科學探索獎」,每年選出最多50名不超過45周歲的科研學者進行表揚。主辦機構昨日公布最新一屆得獎結果,本港有3人獲獎,包括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盧怡君、港大機械工程系教授黃明欣及港大物理系教授姚望,每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獎金,用途可自由支配。將為人母的盧怡君坦言,女科學家要兼顧工作和家庭並不輕易,期望自己能做好榜樣,為其他有志投身科研的女生帶來啟發;專研「超級鋼」、綽號為「鋼鐵俠」的黃明欣分享其研究可為國家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姚望則表示其研究可望為信息技術、光電器件等方面帶來更多的啟示。●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科學探索獎」自2018年設立,獎項秉持「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三大宗旨。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秘書長王嫵蓉昨日介紹指,此獎項其中一個定位在於獎勵人才,故容許得獎人自主運用獎金,不設限制。另一方面,此獎項特別關注女性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王嫵蓉表明,若多位候選人於同等條件下,年輕者和女性會獲優先選出。

王嫵蓉介紹指,此獎主要鼓勵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的年輕人才,前者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新材料、天文和地學、生命科學;後者包括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製造、交通建築等。本年度的50位獲獎者來自13個城市,平均年齡為40.5歲,最年輕者32歲,女性佔8位。香港方面,今屆共有69名科學家申報獎項,經評審後3人獲獎,佔獲獎者人數6%,與去屆情況相同。

希望鼓勵更多女性投身科研

其中,專研安全抗凍電池、液流電池材料的盧怡君於能源環保領域獲獎。其研究是電子儲能,她指「對太陽能跟風力的應用非常重要,所以跟國家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都能作出貢獻」,盧又介紹,在一些未能供電的貧困地區,若能透過安全、環保電池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儲藏和應用,將有助這些地區直接進入清潔能源階段,而毋須再經歷一次工業發展,這些都是科研人員持續在做的事情。

身懷六甲的盧怡君又提到,女科學家在科研的路上或會遇上組織家庭、生小孩、照顧孩子等情況,「我剛有了第一個小孩,希望可同時兼顧,也希望成為女學生的榜樣。」她分享自己的研究團隊大約一半是女研究生,期望自身經歷與今次獲獎可啟發後輩,鼓勵更多女性投身科研,「(女性)從事科研並不孤單,如果是百分百沉醉於科研,妳的努力是會被看見的。」至於獎金方面,盧怡君預計大部分將作家庭用途,其餘或用作支持其創科公司的營運經費。

香港「鋼鐵俠」︰超級鋼助汽車減排

於化學新材料領域獲獎、專研「超強韌鋼鐵」的黃明欣分享指,其研究主要跟汽車減重、減排相關,「車用的鋼鐵材料少一點,車的排放會減少,而需要生產的鋼鐵數量亦都減少」,從這個角度而言,黃明欣相信其研究能為國家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姚望的獲獎領域為數學物理學,其研究方向為凝聚態物理。他介紹其研究跟信息技術、光電器件方面有關聯,可望為相關發展帶來更多啟示。他感受最深是在最終答辯期間,面對頂尖學者們的詢問,使他在短暫的交流中也獲得不少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