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駿 中學教師 教聯會副主席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
上周五,國家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在天宮太空站,與香港青少年進行了一場「天地對話」。這次「天地對話」正如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所說,是中央送給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少年一份跨越天地的特殊禮物,更是一堂展示民族自豪感的國民教育課。
為什麼說這次「天地對話」是中央送給香港同胞的特殊禮物呢?剛剛中央電視台播放的《開學第一課》中,也邀請了天和核心艙的航天員進行天地連線,對內地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太空課堂,介紹了空間站的環境、教授了「巡天太極」的動作和用筷子夾水的「表演」。但是中央還特地為香港學生舉行了這次「天地對話」,這次的「天地對話」其實就是我國航天員對香港學子進行的一次太空授課,從航天員如何在太空中喝水,到認識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宮太空站各種設備和布置,甚至還有航天員製作了精美的簡報跟青少年們解釋空間站的水循環等等的科普知識,可謂是更加深入淺出。
眾所周知,繼2005年美國航天員在奮進號太空穿梭機進行人類史上「太空第一課」之後,中國是第二個進行太空授課的國家,而且這一次的「天地對話」比美國當年的太空授課多了更多的互動,在香港與距離地面390多公里外的空間站對話,無論是聲音還是畫面全無卡頓,背後是科技力量的支持。中國組建了一個天鏈系統協助核心艙與地面通訊連結起來,就好比是「衛星的衛星」,據說天宮空間站中的下行傳輸速率是1.2Gbps,相當於5G通訊技術的速度,而國際太空站只是不到200Mbps。
作為前線教師,當然會推薦學生們去觀看這次的「天地對話」,讓學生親身感受祖國科技的進步,同時也要借此機會告訴我們的學生,今天的中國在不少太空科技領域上不但在追趕,更有地方開始實現彎道超車。更重要的是,筆者相信這次的「天地對話」只是一個啟蒙,激發青年人對太空探索的嚮往。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定位是創新科技,今天我國的航天科技中已經不乏香港高等院校研發的成果,未來在創科教育的推動下,相信香港可能還會出現參與國家航天計劃的科學家甚至是航天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