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臻

昨午在港鐵車廂內見到一群穿上校服的學生在談笑嘻哈,終於開學了,相信這是近年多以來同學仔最開心的時刻,幾個學期沒見同學與老師,學校老師恢復面對面為學生講課,學生肯定比老師來得興奮,而家長比學生更開心;近兩年沒法返學校,靠線上上課,網上交功課,對廣大家長來說都是非常大的負擔。特別是幼稚園或小學生,要全天候服務孩子,陪上線上課,教功課、教做手工,照顧孩子飲食,帶他們到戶外放電,如果沒有請傭工的家長就更加辛苦,有媽媽要辭工在家照顧孩子,她們盼望孩子重返校園已久了。

除了孩子可以正常返學校上課令家長高興外,近日國家教育部公布在今年秋季學期對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五項管理督導」措施,相信家長都很高興。教育部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要合理控制考試難度,嚴禁超課標超教學進度命題。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並以適當方式告知家長和學生。教育督導局已經把「雙減」督導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建立「雙減」專項督導半月通報制度,將「雙減」工作納入省級政府履職督導評價,設立「雙減」問題專門舉報平台,加大督導責任,督辦、通報、約談和問責力度,令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校外培訓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在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顯著減輕。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管治方式是講效率,當發現問題就立即找出方法處理,執行上雷厲風行,雖然可能出現執行人員操作上一刀切,沒有緩衝空間給人「轉彎」,但勝在好處是能盡快阻止破壞力。

內地的「雙減」措施也令香港的家長關注,開始討論香港會否跟隨內地的措施改革?因為香港家長和學生亦承受巨大壓力已久,都渴望可以鬆綁。

香港始終是資本主義制度,在香港改革沒幾年也難成事。改革由民意主導,政府可控範圍內是政策上做平衡。因香港人眼中名校出身的人地位高人一等,家長讓兒女入讀名校是畢生努力的事,所以不少名校國際學校都是私立,受市場供求主導,家長堅持要子女躋身名校,不抗拒高壓式教學,政府也不可以行政手段阻止,需要家長改變思維才有用。

現今香港小朋友基本上沒有童年。2歲從幼稚園已經開始進入高壓圈,上補習班、興趣班,這種生涯可能直至考大學才終結,家長精神不累?經濟不吃力?當然累和吃力,只是家長有心魔,不想孩子被比下去。父母應該明白為子女選校也須因應能力而選,資質高就多培養,讓他吸收多些高難度、超前的知識。而普通孩子就讓他過正常的學校生活,讓孩子發揮專長。世上天才少,強迫孩子向上攀也未必成才,只要有利社會的就是好職業。

日前在搭電梯就聽到兩個媽媽的對話︰「我已經讓小孩轉學校了,原來的學校功課太多,自己放工回家要煮飯,已很累,沒法幫孩子溫功課,轉回普通學校,孩子沒那麼吃力。」幫孩子預習和溫功課對在職家長來講真的很吃力。更不堪是當學生成績不理想時有學校老師直接叫家長請補習,補習老師就係幫學生溫功課、做預習。造就香港補習社行業愈來愈興旺,學費愈來愈高,以致成牟利行業。影響到家庭進而影響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