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虹宇)近年縱暴播「獨」、以政治凌駕教育的「香港最大教師工會」教協,已於早前宣布解散,並於昨日通過修章以降低會員大會通過解散的門檻,稍後將舉行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解散程序。教協的解散,是香港教育重回正軌的開端。進入「後教協」時代,維護教師權益、提供前線教育服務、促進教育專業等工作受到關注,規模僅次於解散前的教協、堅守「愛國愛港」宗旨的教聯會將扮演關鍵角色。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該會將以教育回歸專業的態度為同工服務,重塑因近年教育亂象而受損的專業形象,包括繼續就教育專業議題發聲,優化教師福利及培訓支援工作,更已推動成立三個新工會,以加強法律調解等方面的工作,更好、更全面地維護教師的權益。
教聯會成立於1975年4月,46年來一直堅持「愛國愛港」立場,以「凝聚專業,服務同工」精神服務全港教師及學校,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目前,該會有會員逾4.2萬人,來自超過2,000間大中小幼及特殊學校。
扭轉教育亂象 清除教協流毒
黃錦良在訪問中批評,教協一直以政治凌駕教育,在2012年「反國教」事件、2014年違法「佔中」、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多次煽動罷課,更製作偏頗教材對學生洗腦,令不少人被誘導而走上違法不歸路。在有違專業操守的教師受到批評以至懲處時,教協不但不予譴責,更袒護包庇,令社會大眾對香港教育失去信心。
他強調,當前,香港教育需要時間慢慢提升被破壞的專業形象,教聯會將堅持以教育回歸專業的態度,一方面就不同的專業議題如STEM教育、跨境學童、減輕學生學習等,持續與教育局進行溝通反映前線意見,同時亦會進一步加強培訓支援服務,以及教師福利工作。同時,教聯會更會透過支持成立三個新工會,以全面地維護教師權益。
新成立的三個工會均以教聯的旺角會所地址登記,分別為「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教育服務僱員工會」及「幼兒教育從業員協會」。黃錦良表示,三者目前都已註冊成功,正式文件已獲批。由於人力資源所限,教聯會將主力推動「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餘下兩會均有教聯理事參與,而具體分工待定。
談到成立新工會的初衷,黃錦良解釋,教聯會是作為教育團體按《社團條例》註冊,雖然設有權益部,但因為無法律地位而不能全方位支援同工,例如與僱主談判給予意見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只有註冊工會才能受到法律保障,更有效維護教師權益。
全面提升服務 歡迎同工入會
黃錦良透露,「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預計下月中旬正式成立,將致力提供有關教師權益,相關的支援包括合約、薪酬法律支援等,而工會傾向由較年輕的同工、基層教師擔任管理,代表前線教育工作者的權益,亦會有較廣泛代表性,既涵蓋中小幼代表,亦有囊括津貼學校、直資學校、官校等不同類別的學校代表,以全面維護教師權益,歡迎任何認同工會理念的教育界人士,包括原教協會員加入。
昔日,教協高舉所謂的「教師權利」蠱惑人心,漠視教育專業及學生福祉,包括以「教師言論自由」、「私人社交平台」等藉口,意圖為失德「黃師」違反專業操守煽動仇恨開脫。在與政治無關的抗疫議題上,教協亦以所謂「教師選擇權」,百般阻撓教師病毒檢測及接種疫苗,視疫情下校園健康安全及學生學習進度落後如無物。黃錦良強調,教聯會及新工會在維護教師權益的同時,一定會堅守專業先考慮學生,「有師德的老師絕不會因自己的利益損害學生,教師擁有高尚的情操,以學生為先,是教師的天職和責任,為復課創造條件,打針是義不容辭的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