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的宣講活動,引發香港新一波的「十四五」規劃討論熱潮。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致辭時強調,這一年多香港的撥亂反正,是為了維護和發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為了實現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為了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這「三個為了」,不僅加強了港人對「一國兩制」前景的信心,而且啟示港人正確認識「十四五」規劃對香港的重要意義。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強調中央政府堅持改革開放不會變,中央政府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中央政府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會變。這「三個不變」,說明中央對香港的支持一以貫之,大大提振了香港社會的士氣。香港要以主動積極的實際行動,對接國家規劃,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是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時期,其中的涉港內容,首次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全面陳述對香港發展的重大要求,涵蓋產業發展、金融擴容、藝術交流等經濟民生不同領域,體現中央對香港的大力支持。
「三個為了」表達初心 「三個不變」提振士氣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首場宣講會致辭時表示,「發展是永恒的主題,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金鑰匙。這一年多香港的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說到底是為了維護和發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是為了實現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是為了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回看過去一年多以來,香港的撥亂反正工作有序進行,政局趨於穩定,為發展經濟創造了條件,「一國兩制」前景更加美好。駱主任的「三個為了」,表達了中央堅定不移實施「一國兩制」的初心,對香港市民期待美好生活念茲在茲,啟示港人正確認識「十四五」規劃對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意義。
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昨日在「十四五」高峰論壇指出,中央政府堅持改革開放不會變,中央政府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中央政府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會變。近年來,面對美國全方位打壓,單邊主義興起、周邊競爭激烈多變,不少人擔心香港面對風高浪急的外圍環境如何自處?但歷史將有力證明,中央始終是香港最強大後盾,始終高度重視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黃副主任示明中央的「三個不變」,大大提振了香港社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落實「十四五」規劃、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奮發向上的發展士氣。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用好中央的政策措施,必將在改革開放新階段中再放異彩,香港獨特優勢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以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必定更快更穩。
香港須以實際行動對接國家規劃
對經濟發展作出規劃,是我國的一種制度優勢。舉世矚目的中國經濟奇跡之路,就是以一連串的發展規劃為基石而鋪就。五年規劃具有科學性和延續性的優勢,「十四五」規劃對國家和香港都非常重要,香港需要積極參與其中,抓住機遇發展自己,貢獻國家。然而,香港長久以來,缺乏對接國家五年規劃的意識,制約香港更好把握國家機遇。正如駱主任所言,「香港社會要進一步把握中央新發展理念要求,凝聚廣泛共識,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香港需要在中央的指導支持下確立規劃意識,深入認識「十四五」規劃的精神和要求,制定規劃落實機制,確保做好對接國家五年規劃的工作,特別是要推動大灣區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通過加強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帶動香港的發展從理念思路到體制機制,都能與國家規劃對接。
將「十四五」規劃機遇和優勢轉化為發展成果,必須展現落實決心,將中央的支持轉化為行動力。特首林鄭月娥在宣講會致辭時表明,有了好的規劃,更重要的是執行。她在總結發言時更引述駱主任致辭指出,駱主任說「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也是往後特首對同事的要求。事實上,香港過去十幾年陷入無休止的政治爭拗,內耗不斷,行動幾近停滯不前,錯失不少機遇,發展非常緩慢,許多深層次問題懸而未解,教訓不可謂不深刻。香港今後更要以主動積極的果斷行動,搭上國家發展快車,不僅要追落後,更要迎頭超前,以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實踐意志,在與國家全面構建共贏發展新格局中再創輝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