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悟居士,正職與玄學、術數無關,信奉藏傳佛教,自初中開始在「玄學發燒友」父親耳濡目染下接觸面相、紫微斗數、八字等知識,再經父介紹認識了教授佛法之恩師,除學習佛學之外,恩師亦傳他文王卦及陽宅風水至今35個年頭。2013年通過禪定,悟得前所未有的契悟,終明白了五行與際遇實相之間的關聯性,像石破天驚一樣,整合了一套獨一無二、與宇宙本體相應的禪悟姓名學,依此因緣,祈以公開部分千古未傳姓名學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facebook: 禪悟—千古未傳姓名推命學
在世道紛亂的時候,有能者居之,相對桓溫的一步之遙卻始終未能登上帝位,劉裕卻非常圓滿幸運,成為東晉的最後一位權臣,自是有他的幸運和個人魅力,臨死前的兩年終於得到晉恭帝的禪讓,登上帝位並建立南面的政權「宋」。
劉裕的五行姓名組合為戊丁,「戊」土為人有耐力與堅持外,「戊」土無破的人,必然孝順、行事謀定後動。惜劉裕一出生,母親便死了,他也差一點被扔掉。後來,他父親劉翹給他取名裕,即多餘的意思。嬸母給他取了小名叫寄奴兒,即從小寄養她家的意思。劉裕15歲時,父親病死了,他的繼母帶着他和他兩個異母弟弟艱難度日。劉裕便做草鞋換糧食。生活雖然清貧,但他對繼母卻是十分孝敬,寧可自己餓肚子,也不讓繼母沒飯吃。而「丁」火是個理想主義者,因此生活在貧困之中的劉裕一直懷有建功立業的志向,於是他加入了東晉的北府兵行列,成為了一名士兵,真是英雄莫問出處。公元420年,庚申歲,57歲的劉裕登上皇帝的寶座。
劉戊 庚(貴)
裕丁 通根 申 庚 壬 戊
才 劉裕
1)「戊」劉裕落運,生出「庚」尊貴﹔
2)而庚通根於人元,權力牢牢掌握﹔
3)而壬水被我戊所剋,即偏才,偏才行事取巧,因此迫恭帝襌讓。
可惜,只做了兩年皇帝,公元422年壬戍歲死亡。
劉戊 壬
裕丁 戍 木(化忌)
戊辛丁
劉裕 元神
1)戊(劉裕)落運,受到壬丁化木的影響,木局剋我,自然有衝擊,這裏相應健康。
2)丁是生我的元神,即壽命的盡頭了,因為壬水剋合元神。
而劉裕的成功之道,有關歷史則闡述如下:桓玄自立為帝,劉裕起兵討伐。他聯絡各方豪傑,於公元404年秋正式開始了他的討桓行動。劉裕的軍隊只有2,000人,但個個英雄無比,在覆舟山一戰,把桓玄的軍隊打得大敗。
公元405年,晉安帝司馬德宗回到建康,大封平叛有功之臣,劉裕被任命為都督揚、荊、徐等16州軍事,成為了一個封疆大吏。
公元409年初,南燕慕容超幾次派兵侵犯淮北,殺東晉朝廷命官,搶劫財物,擄掠百姓。劉裕正想找機會立功,便上表請求北伐南燕。劉裕從建康出發,先出兵包圍了南燕的國都廣固。南燕的國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後秦討救兵。後秦國主姚興派使者到晉軍大營去見劉裕,說:「燕國和我們秦國是友好鄰國。如果你們一定要逼燕國,我們不會坐視不救。」劉裕聽了使者的話,冷笑着說:「你回去告訴姚興,我本來想滅掉燕國之後,休整3年再消滅你們。沒想到你們願意送上門來,那就來吧!」
使者走後,有人問劉裕:「你這樣做,只怕會激怒姚興,如果秦兵真的來攻怎辦?」劉裕泰然地說:「俗話說:『兵貴神速』,他們如果真想出兵,就會偷偷出兵,為什麼先派人來通知呢?這不過是姚興虛張聲勢罷了。他連自己都顧不過來,哪有心思救人呢?」
不出劉裕所料,當時後秦正跟夏國互相攻打,根本無暇出兵救南燕。沒過多久,劉裕就把南燕消滅了。朝廷命他兼任青、冀二州刺史,並允許他伺機行事,也就是說,他可以自作主張,不必請示朝廷了。
不久,盧循在廣州起義反晉,劉裕又率兵南征廣州。東晉官兵在劉裕的嚴令督促下,積極奮戰,劉裕帶着年僅4歲的兒子劉義隆親自到前線布防,鼓舞士氣。士氣高昂的東晉士兵,一舉打敗了盧循的軍隊。東晉朝廷又加封劉裕為太尉中書監,加黃鉞,從此劉裕正式執掌了朝政大權。
劉裕掌握了大權後,便起了取代晉安帝的念頭。晉安帝雖然是個白癡,但生命力卻很旺盛。劉裕一心想做皇帝,但苦於安帝不死,便命王韶之入宮,將安帝活活勒死。劉裕見時機還沒成熟,就立晉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繼位,這就是晉恭帝。晉恭帝在劉裕的控制下得過且過,成為了一名傀儡皇帝。
此後,劉裕便培植親信,鏟除政敵。劉毅、諸葛長民、司馬休之等與劉裕政見不同的大臣紛紛被罷除。然後,他第二次北伐,克復關中,於公元418年受封為相國、宋公。這個時候,劉裕取代東晉的條件已經成熟。
這樣勉強過了一年,已經57歲的劉裕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更加急於當皇帝了。晉元熙二年,手下之人擬好禪位詔,獻於劉裕,他拿到晉帝處讓其抄錄,恭帝欣然操筆,書赤紙為「詔」。劉裕築壇於南部,登上皇位,國號宋,是為宋武帝。劉裕改元永初,定都建康,改《秦始曆》為《永初曆》,廢晉恭帝為零陵王。翌年六月,劉裕派人將他毒死,開了殺「禪讓」退位者的先例。至此,歷104年、共11帝的東晉王朝結束,南北朝時期開始。
劉裕執政時較開明,減輕賦稅,赦免奴客士兵。當了兩年皇帝後,劉裕於公元422年病死,終年59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