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王安石故居一景。 作者提供

● 馬承鈞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句名言出自古代傑出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今年正值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值得紀念。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他出身官府,少年得志,22歲中進士,歷任淮南推官、鄞縣(寧波)知縣、舒州(安慶)通判、常州知府和江東刑獄提典等職,勵精圖治,政績斐然。熙寧二年(1069)升為參知政事,翌年主持變法。因保守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罷相。翌年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南京)。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被廢,溘然病逝於江寧,追諡「文」,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緣何要變法?因為他自幼敏而好學、宦遊各地,對人民疾苦深有體會,甫入仕便立下為民請命「矯世變俗」之志。他體恤民情、除弊興利。嘉祐三年(1058),向宋仁宗上萬言書,對官制、科舉及奢靡之風予以抨擊,請求改革政治、加強國防,主張「收天下之財供天下之費」,但未獲採納。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升任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大權在握,又獲神宗支持,便啟動變法。財政上有均輸法、青苗法、市場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軍事上推出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同時改革科舉,為新法培育人才。這些舉措一定程度限制了大地主大商賈對農民的剝削,促進了農耕,加強了國防,增加了財政。

但王安石變法卻遭到同朝為官的重臣司馬光和大學士蘇軾竭力反對,這是何故?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北宋重臣。因為他激烈反對,王安石變法屢遭阻礙,宋神宗也開始動搖。熙寧七年(1074)王安石被迫辭相,轉任江寧知府;次年又復任宰相、再推新法,但又得罪神宗而二度罷相,無奈退居江寧老家。

王安石變法初衷是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在新法實施、廢除,再實施的15年間,也確見成效,一度使國庫積蓄可供朝廷20年支出,出現百年不遇繁榮景象。當然由於種種原因,新法推行中也出現不少短板。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不同。王安石是激進改革派,司馬光則奉行保守主義,不認為變法能改變社會。所以竭力掣肘、反對,甚至在皇帝面前與王安石唇槍舌劍激烈爭辯。但王安石與司馬光均為文壇領袖,個人私交很好。他們的爭鬥乃「君子之爭」,並未影響彼此的友情,這種微妙關係閃發難得的人性光輝。

其實司馬光也希望富國強軍、百姓太平,而無一己之私。他與王安石都是「不愛官職,不殖貨利」的賢臣。王安石家有一張藤床,是其夫人吳氏借用公家的,罷相後王趕緊派人將藤床送還官府。司馬光當官40年,喪妻時竟窮得無以為葬。二人的清廉自律、光明磊落可見一斑。儘管分歧巨大,他倆卻從無半點人身攻擊,反而不乏惺惺相惜的默契。司馬光始終以王安石為自己「益友」,作為同僚,司馬光公開反對王的變法;作為朋友,他又多次致函勸王不可「用心太過,自信太厚」,「以盡益友之忠」。當王安石獲准啟動變法時,司馬光只好辭職離京,隱居洛陽去編撰他的《資治通鑒》了。

圍繞變法的「黨爭」,司馬光也有獲勝時,但他未對王惡意中傷、伺機報復。有人勸司馬光借此彈劾王安石,司馬光一口回絕:「王丞相並無任何私利,何出此言?」足見他倆沒有個人恩怨,有的是為國為民的一片忠心。宋神宗死後,10歲的哲宗即位,臨朝主政的高太后一貫反對新政,立即召回司馬光出任宰相。司馬光一上任就廢除新法,王安石只好退居金陵老家。

1086年5月王安石去世,司馬光聞訊大為悲憾,預感王身後會遭潑污和凌辱。當即抱病致函右相呂公著:「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謝世後必有人詆毀百端,光意朝廷宜優加厚禮,以振起浮薄之風。」朝廷遵司馬光建議追贈王安石太傅、謚號「文」。同年10月司馬光也辭世,兩顆政壇明星黯然隕落……

王安石與蘇軾的交往更值一談。蘇軾(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小王安石16歲,是詩書畫通吃的一代巨匠。他一生幾起幾落: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先後任職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復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主政杭州、穎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

王安石、蘇軾同列「唐宋八大家」,同為政績顯赫的朝廷棟樑。蘇東坡早期反對變法,遭王安石排斥,身不由己捲入這場「黨爭」。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要改革科舉考試,擬廢除詩、賦等科,專考經、義、論、策。蘇軾上奏朝廷堅決抵制。王安石怒不可遏,道「蘇軾才高,但所學不正」,宋神宗就罷黜了蘇軾。蘇軾走後一幫大臣發起「罷王」運動,王安石也丟官,回了江寧老家。晚年東坡又反對全盤否定變法,招致司馬光不滿。

元豐元年(1078),蘇軾因「烏台詩」冤案被捕入獄,即將問斬、危在旦夕,朝中竟無人為其辯護。身在江寧、已被「邊緣化」的王安石聞訊,想到國家危難和蘇軾的才情,連夜派人快馬加鞭趕赴京城,將自己親筆信呈給皇上,諫言「豈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蘇軾才免於一死、被貶黃州,足見王安石品德之高、格局之大。兩年後蘇軾又調汝州,想起王安石救命之恩,專程轉道江寧拜訪恩公。王得知蘇軾來訪,親自跑到渡口迎接,兩人在江邊通宵達旦煮酒和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其實他倆的初衷都是為振興風雨飄搖的大宋江山。江寧會面後王安石盛讚蘇軾「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他們的互相敬慕和關愛,為歷史留下「文人相親」的典範!

王安石變法當然與今天的深化改革有本質區別。但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也不失積極意義。後世對王安石的為人、為政、為文評價甚高,列寧曾說「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朱熹曾云「荊公以文章節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經濟為己任」;梁啟超稱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

傳世名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勁操比松寒不撓,忠言如藥苦非甘」等均出自王安石之手,婦孺皆知千古傳誦。習近平多次引用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名句,告誡黨員幹部要自律、有擔當。行文至此,慨而成詩--

改革先驅王安石,

宵旰憂勤為社稷。

黨爭不改君子誼,

大師風範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