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嶺村街道狹窄,多年來常遭風暴及火災洗禮。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政府欠村民一個交代!」茶果嶺鄉民聯誼會代表關錫錚昨表示。他指,2014年前,茶果嶺村本來是住宅甲類土地,估計可建1.2萬伙,但2014年底政府在未有諮詢村民下改為未決定用途,令該村發展7年來一直「曬太陽」。此後村民不斷跟進,2017年得到回覆,稱會考慮村民意見及土地發展權利。「這(回覆)就是我們有這個村民方案的原因,及為何要找村民做調查,是因為你(政府)說要考慮他們意見。」關錫錚慨嘆:「裕民坊舊到要拆,我們仍原地踏步。」

逾400年歷史 以採石聞名

翻查資料,位於九龍藍田與油塘附近的茶果嶺村,建於清朝初年,歷史可追溯到400多年前,由於鄰近都市,現在又有「市區古村」之稱。此地過去以採石聞名,出產的石塊曾經作為香港終審法院、舊中國銀行大廈、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及虎門炮台等石造建築的材料。

茶果嶺村過去與牛頭角、茜草灣及鯉魚門合稱四山,上世紀六十年代區內增搭建木屋,人口曾大增過萬。隨時日發展,該區漸成被城市遺忘的角落,又因基建條件未能跟上,村貌破落殘舊,據了解個別居民每天沐浴仍要使用公共浴室,多年來常遭風暴及火災洗禮,令區內人口不斷外流。

政府忽改用途缺諮詢

關錫錚一直為村民爭取重建茶果嶺村,2013年茶果嶺村仍屬住宅甲類用地時,就曾向政府提出發展方案,但政府2014年底在未有諮詢村民情況下改為未決定用途,之後就長達7年的研究復研究。關錫錚表示,茶果嶺於2018及2019年曾做調查,區內目前大約有524住戶,當中389戶接受訪問,其中94%支持重建。

關氏說:「我們歷史較裕民坊更長,但裕民坊舊到要拆,我們仍原地踏步。」他批評政府對該村沒有作為,令該村的重建計劃一直無法推展。他展示一封2017年政府規劃專員的回信,信中提到茶果嶺村的推展進度外,更提到政府「會考慮村民意見,土地發展權及其他相關規劃及技術因素」。他表示,因為該回信,他們才會開展上述的村民意見調查。

今年5月7日及10日,村民終於迎來政府正式見面,觀塘民政事務處安排東九龍規劃專員、地政總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代表與他們見面,但並非好消息,因政府代表明確表達將會強制收回村內所有私人物業,並由房協執行茶果嶺村的重建,而公屋數目則由最初的3,000多伙增至4,500伙。關錫錚指,方案遭到大部分居民及業主的強烈反對。

應保育更多歷史建築

他指,政府於敲定發展藍圖上,無接觸村民及業主,亦無具體安置計劃。此外,認為政府方案只保育羅氏大屋,他們則會保育採石工場、四山小學、龍舟、求子石等與茶果嶺歷史發展有關係的歷史建築。問到政府有意於啟德安置居民,他表示目前未掌握情況,相信村民有不同意見,但目前最大共識是希望原村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