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近日城中有人散播悲觀情緒,說香港境內再無「自由」云云。抱持「香港再無自由」論的人,不顧一切地移民離開似乎是最佳選擇!哀哉!
有老同學在社交媒體群組中談及「自由」事,各抒己見。筆者笑說「Liberty」是自由、「Freedom」也是自由,卻是兩個不大相同的概念。老同學問筆者「有何高見」?高見是不敢當的。不過筆者也是個「搞」翻譯的人,二者的差別以前早就發表過多次,今回不妨藉機向當代中國讀書人介紹一二。
今天香港人、以至絕大部分中國人一談到「自由」,十之八九都是在講英語的「Liberty」或「Freedom」,卻不大知道應該有所區分。
「不自由,毋寧死」是西方常用革命口號的中譯,最精簡的叫法是「Liberty or Death」。近年香港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動盪,暴動高潮中有小孩塗鴉時誤將「毋」寫成「母」!一語成讖,自蹈大禍, 結果每每是叫母親感覺比死還痛苦!
美國紐約地標自由神像,英文叫「Statue of Liberty」。「Liberty」這種「自由」,專指當事人先前一直受到強權的壓迫和剝削,等到去除束縛後,便重獲自由了。英文同源詞「Liberation」,一般譯作「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譯就是「People's Liberation Army」。另一同源字「Liberal」則形容「開明」或「自由開放」的事物,都有「不受束縛」之義。
香港被英佔的殖民時代不說,近十年來香港人何曾受過特區政府壓迫?爭什麼「Liberty」了?
「Freedom」和「Free」也是同源字,「-dom」是英文常用「字尾」(suffix),有限制義。筆者可以再舉一例,「Kingdom」譯為「王國」,是一個「King」的管治範圍,離此範圍則「王」也管不着。「Free」可以說是無界限的自由,「Freedom」則有「界限」,是為「有界限(受限制)的自由」,離此界限就不受保障了。
曾有「政論人」曲解「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狂言大學生、中學生有「宣揚『港獨』的自由」,寧有是理?言論自由也好、學術自由也好,都是「Freedom」而不是完全的「Free」。
在歐美,你們香港教師、學生、作家、記者……都有宣揚德國「納粹主義」(Nazism)的自由嗎?你們在美國、澳洲有宣揚「有色人種是低等生命」的「自由」嗎?人的「Freedom」,每每受到個人當下所處時空的客觀環境限制。
中國讀書人未知「Freedom」或「Liberty」之前,「自由」一詞大致是:「可以按個人的意願行事而不受外力約束」。隋文帝楊堅就留下名句:「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皇帝尚且不得享受「無界限約束的自由」,何況今天香港的教師、學生、作家、記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