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日前宣布解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葉建明13日表示,這個有着48年歷史的香港最大「教師工會」一夕間突然坍塌,為教育界撥亂反正提供了全面整頓的契機。目前,香港教育界正在就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材安排等進行撥亂反正,這是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將教育這個大工程做好,才是香港明天的希望。

葉建明表示,教協宣布解散前,做了不少花樣動作,包括終止參與「民陣」的工作及會議,退出「支聯會」,以及宣稱成立「中史文化工作組」,聲稱會推動教師正面認識國家,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等等。但是,香港社會顯然「不收貨」,並不相信多年來如此政治化、激進化的教協會突然改弦更張。他們的不信任是有道理的。教協過去多年對香港教育的負面影響之大,對青少年的戕害之深,對香港社會破壞性之重,罄竹難書。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葉建明。(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葉建明表示,教協這些年來一直打着「教育專業」的招牌,鼓吹「教學內容不應設禁區」,將政治滲入校園,一方面蠱惑教師,一方面通過教師給青少年洗腦。在「反中亂港」的各場「社運」中,教協扮演着急先鋒的作用:2012年的「反國教風波」教協是發起組織之一;2014年「佔中」期間,教協發動全港教師罷課罷教,鼓動師生參與違法集會;2019年「修例風波」中,發動罷課,組織「教育界大遊行」,出版美化黑暴事件的書籍,向學生灌輸「仇警」意識,帶動並影響未成年學生參與暴力等違法活動。教協還縱容校園內散布「港獨」思潮,包庇有「港獨」思想的教師在校園內播「獨」,放任「港獨」傳單進校園。

葉建明指出,教協對青少年意識形態的影響,令不少少不更事的孩子懵懂地捲入政治爭拗中,從小在心底種上仇視和激進的種子。2019年黑暴事件,一些中學生甚至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暴亂。被捕的上萬人中,有四成是學生,其中中學生佔據四成半,最年幼者只有11到12歲。正是他們信任的教育工作者,令他們在人生這張剛開始描繪的白紙上,就留下了灰暗的線條。

葉建明表示,教協宣稱解散的原因是「看不到前景」。當然,繼續「反中亂港」,戕害青少年,危害國家安全與香港安全,絕對不會有前景。如果有教協希望看到的「前景」,那必然沒有香港的前景。有分析說,教協「突然解散」意在「躲避責任,躲避香港國安法」。的確,香港國安法是一面照妖鏡。守法者心底坦蕩,視香港國安法為香港社會的保護神,但違法者必然心底忐忑,惶惑不安。不過,「突然解散」不是免罪的護身符,天網恢恢,違法必糾,教協應知香港法治社會的核心要義。

葉建明指出,教育原本是百年樹人的工作,但教協在教育界興風作浪,將香港百年樹人的工程攪得千瘡百孔,後遺症無窮。不少有識之士擔心,這些年香港培養的青少年,未來能成為「一國兩制」實踐的中堅力量,成為香港繁榮穩定的棟梁之才嗎?去年香港八所大學失業率為2.9%,創十一年來的新高。這其中當然與新冠疫情衝擊香港經濟有莫大關係。但香港有時事評論員分析,這還有一個「比較隱晦卻是更加重要的因素,就是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的餘波與反噬,令社會對大學生的不信任和後續安全考慮」。這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畢竟,哪家大企業願意冒發展風險聘那麼多「造反派」呢?

葉建明強調,教協組織雖解散了,但遺毒並沒散去,影響香港教育的各種歪理學說並沒有被鏟除,一些教師意識形態上的敵對思維並沒有轉變,一些青少年的激進思潮也依舊。教協解散,遺毒須除。目前,香港教育界正在就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材安排等進行撥亂反正,這是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雖然這不能一蹴而就,但教育做的是「人腦」、「人心」的工作,是「一國兩制」實踐薪火相傳,香港未來長治久安的重大工程。將教育這個大工程做好,才是香港明天的希望。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