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去年疫情重創各國經濟,本港失業率年初曾升至7.2%,達17年來高位,連帶打工仔強積金亦受影響,積金局昨發表《2020-21年度年報》,該報告顯示,在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期間,以強積金抵消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分別達33.34億元及30.5億元,按年升35.6%及約18%,兩項數據共涉資63.84億元,按年升逾26.5%,均為自2014-15年度有記錄以來新高。

疫境失業增 對沖年升26.5%

年報顯示,在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期間,按提取理由劃分,最常見以退休及提早退休為由提取強積金的總金額,分別達107.96億元及44.06億元,按年升17%及38.9%。同期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提取強積金的總金額達65.67億元,按年升27.3%,亦是自2014-15年度有記錄來新高。

積金局︰「永久離港」不等同移民

積金局指出,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理由提早提取強積金的申請個案並不等同移民個案。以此理由向受託人申請提取強積金可以包括返回原居地(例如非本地僱員結束在香港工作)以及移居內地生活。事實上,提早提取強積金的數字每季都有升有跌,如今年首季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早提取強積金的申索數目就較對上一季下跌10%,由約8,500宗下跌至7,700宗。

強積金實施逾20年以來,到底打工仔以賺或蝕居多?年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強積金計劃總淨資產值為11,692.9億元,當中64%為已扣除提取款額的強積金供款,其餘36%則為投資回報,而自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已扣除費用及收費的強積金年率化淨回報達4.9%,高於同期通脹率1.8%。

截至今年3月底,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賬戶逾5.3萬個,總供款額超過39億元,有約250萬個強積金賬戶投資於預設投資策略成分基金 ,佔賬戶總數約24%,其資產值達722.3億元,佔強積金總資產值逾6%。而在保障計劃成員利益方面,積金局年內為逾10萬名受影響僱員討回近2億強積金拖欠供款,創下10年來討回欠款金額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