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今年暑假為兒童推出一系列數碼親子理財學習資源,鼓勵家長多與子女「談錢說愛」,展開有關金錢管理的對話,讓他們體驗各種與理財相關的學習機會。零用錢為兒童實踐理財知識的第一步,投委會今年3月和4月進行「親子理財調查」,訪問了1,203名子女正就讀介乎幼稚園到大專院校的家長,了解他們與子女在理財方面的交流情況。
調查發現,81%受訪家長給予子女零用錢,小學生每月平均獲得449元,而中學生及大專生每月則平均獲得1,134元及2,228元。家長給予子女零用錢的主要理由為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77%),約一半(53%)家長以零用錢培養子女建立儲蓄習慣,只有28%家長認為零用錢是一個讓孩子開始管理金錢的機會。
44%家長憂孩子不懂節儉
給予零用錢是家長與子女展開理財話題的良好機會。然而,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8%受訪家長有抽空與子女討論金錢管理,約八分一(12%)家長稱他們從未與孩子談及金錢相關話題,認為他們年紀尚小,未能明白理解。
調查亦發現家長對子女的理財態度及習慣存在憂慮。近半(44%)受訪家長擔心孩子不了解金錢得來不易以及不懂節儉,而24%家長則擔心孩子缺乏儲蓄觀念。
家長亦指出他們在教導孩子理財時遇到的各種挑戰,其中三大難題包括容易心軟答應子女的物質要求(63%)、與其他家庭成員的理財教學方法不一致(58%),以及年齡較大的子女更容易受到朋輩影響(45%)。
投委會總經理李婉秋表示,理財教育應盡早開始,而家長在向子女傳遞理財知識及技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投委會致力為家庭提供各種寓教於樂的學習資源,締造更好的家庭學習環境,讓下一代學會作出明智的理財決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