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奉行普通法制度的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擔當着重要角色。剛結束訪京行程的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日向傳媒分享道,中央部委都很關心香港的法律發展,亦很支持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行使普通法,以繼續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在京期間,她和中央有關部委簽署了多份促進內地與香港法律界人士交流合作的文件,日後還會以先易後難的方式,與有關部委探討更多便利兩地法律業務的安排。
鄭若驊上周連日拜訪不同的中央政府部委和機關,包括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公安部、外交部、司法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商討香港法律界的專業發展和進一步推廣香港的法律、爭議解決和促成交易服務。
部委支持灣區「港資港法港仲裁」
她還出席了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政策法規局和香港律政司舉行的三方交流合作安排簽署儀式,日後會透過定期會議,連繫內地企業和香港法律專家深入討論各種法律問題。
鄭若驊指出,香港是全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有公開、透明和獨立的司法機關,能成為便利內地和外國投資者的雙向平台,因此香港應繼續善用普通法制,支持香港資本主義在「一國兩制」下發揮獨特優勢。
律政司一直積極向內地爭取在大灣區落實「港資港法港仲裁」,鄭若驊說,中央有關部委都支持香港這方面的工作,希望鼓勵兩地律師加強交流合作,帶出雙贏局面。
由國家司法部主辦、因為疫情一度延期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上月31日在香港、珠海和深圳同時開考,鄭若驊欣見首次考試能在港順利舉行,並衷心感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及司法部推出大灣區執業考試和相關培訓政策,為香港法律界創造機遇。
通過考試取得執業資格的港澳律師,可在大灣區的9個內地城市辦理適用內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鄭若驊表示,民商事法律事務普遍採用仲裁形式解決爭議,且外資企業想進入大灣區發展也需要熟悉兩地法律的香港律師,長遠來說將為具相關經驗和執業資格的香港律師提供龐大發展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