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2021年7月27日,中國國新辦舉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科技支撐發布會。在答記者問時,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提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積極發揮2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169家國家高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在國家加快構建雙循環全新發展格局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推進大灣區建設對於中國經濟形成高質量發展、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強化金融支持力度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這開啟了全面快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新篇章。《綱要》發布兩年多來,廣東以全省之力戮力踐行,把宏偉的藍圖逐漸變成生動的現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了全國前列,創造出無愧於新時代的新成就。此舉對於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勇立潮頭,守正創新。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加速崛起。在我看來,未來幾年,粵港澳大灣區仍需在三方面持續發力,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再次出發,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和橋頭堡。

一是,繼續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

此前,中國央行等多部門發布了《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並出台了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等五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措施。當前,這些措施逐步落地之後,極大地激發大灣區市場發展活力,將對中國改革開放新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此舉不但構建起了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國際金融設施體系,發揮出「以點帶面、以小促大」的政策效應,推進大灣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而且將來還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早日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崛起的一股先鋒力量。

未來,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力度應持續強化,我建議,必要的時候還應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工作領導小組,以協調解決金融領域中一些突出的重要問題。

深挖灣區合作新機會

二是,應深入挖掘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新機遇,推動金融市場發展水平再創新高。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以及澳門、香港等部分城市共同組成的「9+2」城市群,是目前內地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亦是中國在全球競爭環境下的一個重要載體,直接對標的是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等國際化大灣區,在中國佔據着日益重要的戰略性地位。

隨着大灣區互聯互通持續快速提升,在資本市場層面,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的獨特優勢更加顯著,例如其坐擁的深交所和港交所兩大證券交易所,在世界級的灣中也是十分罕見的。

我建議,深交所和港交所應進一步加強合作,努力擴大深港通互通標的,並積極探索制度層面的融合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之間各項制度、規則的聯通,尤其是金融市場的制度聯通非常重要。我認為,此舉不但將長期利好兩地市場,有助於內地投資者拓寬國際資產配置渠道,而且還會對改變港股投資者結構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三是,適當借鑒國際一流灣區的發展經驗,持續促進粵港澳融合發展。我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國際上其他一流灣區的發展經驗,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比如,構建法治化環境不僅對粵港澳自身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中國乃至世界具有極強的示範作用。

當前,世界各國經濟實力的大比拚,營商環境是重要的比拚因素之一。通過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能夠將粵港澳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融合為一體,從而更有利於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大灣區的力量。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床頭經濟學》。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