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煦 資深媒體國際評論員

自上周末以來,美國同時派出三路人馬到亞洲訪問,一是常務副國務卿舍曼訪問日本、韓國、蒙古和中國,二是國防部長奧斯汀訪問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三是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印度和科威特。拜登政府的「三劍客」看似訪問地點不同,但實際主要目標是針對中國,推進美國的反華攻擊、遏制和圍堵戰略。

布林肯、奧斯汀和舍曼一路上釋放了很多信息,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當局在以所謂的對華「競爭、合作、對抗」戰略為底線,不斷玩弄對華兩面手法,一方面毫無根據地指責污衊中國、威脅中國,進行挑撥離間和拉幫結派,企圖強化地區反華聯盟,另一方面又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對抗,致力於與中國建立建設性和穩定的關係,提出要構建防止中美衝突的「護欄」,甚至願意在一些方面與中國合作。

故意掀起新一波反華風浪

美方這些信息是矛盾的,前後不一的,令人費解的。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說一套做一套,有時公開表態似乎不難聽,但實際做的很糟糕,如布林肯周三在新德里刻意會見了達賴喇嘛的一位高級代表,這表明美國當局不僅在涉台、涉港、涉疆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企圖製造中國分裂,又企圖在涉藏問題上掀起新的反華風浪。

即便是這三人公開發表的包含有些不難聽的話語裏,其實也充滿了火藥味,一些所謂不尋求對抗和願意合作的話,都是有設置前提,他們這樣說顯然是為了掩飾美國當局真實的對華心態與戰略。美國對華採取兩面手法,目的在於欺騙美國輿論、地區輿論和世界輿論。但關鍵不在於美方說了什麼,而在於做了什麼和正在做什麼,世界上沒有傻瓜,華盛頓不要自作聰明,以為可以欺騙蒙蔽中國和世界。

美國的對華戰略已非常明確的,即把中國當作美國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敵手,但在策略上則不斷變換手法。舍曼訪華是華盛頓當局發起新一輪對華攻勢中的重要一步。華盛頓在外圍不斷施加壓力的同時,試圖派舍曼到中國試探交涉,進行正面攻擊,並試圖取得突破。

拜登上任後基本延續了特朗普瘋狂的反華政策,並加入了構築反華地區與國際同盟的新招。拜登當局首先從東北亞開始發動反華同盟攻勢,美國國務卿和防長在今年3月雙雙訪問日本和韓國,千方百計進行威逼拉攏,4月和5月又先後把日韓領導人優先請到白宮進行戰略對表和協同密談,之後拜登親自出馬,轉向歐洲,拉攏七國集團、北約集團成員和歐盟國家,並企圖通過美俄首腦會晤穩住俄羅斯。

在這之後,拜登當局又殺出回馬槍,在亞洲地區發起新的反華攻勢,企圖通過進一步的游說、蠱惑、煽動和對華污衊攻擊,擰緊反華和圍堵中國的螺絲。華盛頓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中國不吃這一套。

舍曼來華之前,中國就對美方發出了明確的警告信息。舍曼放正心術訪華,與中方討論改善中美關係,中方對此是歡迎的,但若企圖打馬虎眼,試探中方底線和進行外交欺騙表演,那是不行的,中方對美方的所謂「競爭、合作和對抗」戰略與策略的本質看得清清楚楚。

中方送美兩清單表明立場

舍曼訪華期間,中美雙方進行了坦率、深入和務實的對話,中方再次嚴正地向美方強調了中國對美關係的一貫立場和負責任態度,奉勸美方改正錯誤,不要對中國戰略誤判。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天津會見舍曼時,對管控中美矛盾分歧劃出了三條底線;副外長謝鋒在會談時給舍曼提交了兩份清單,一是美方對中美關係必須糾正的錯誤,二是中方在中美關係中關切的重點問題。

這兩份清單是對美方的重大考驗,美方必須認真反思研究,作出理性回應,否則美方的所有花言巧語都將被證明不過是一種輿論欺騙。美方的外圍施壓對中國起不到任何作用,亞洲國家也不會輕易在中美之間選擇緊跟美國隊,因為這不符合它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