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教授劉志鵬(左)以及香港藝術中心林淑儀。
●計劃「翻生」了步入夕陽的工藝。
●校園是切入點之一,讓非遺走進生活。
●藝術中心本年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設「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區。
●糅合當代元素的長衫設計。

本年度由嶺南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攜手合辦的「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來到第三年,透過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教育、展覽、講座、座談會等活動,傳統手藝在香港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和引起不同的迴響。本年的展覽中,展出了由導師和學生一同創作的作品,包括:紮作、長衫製作、剪紙、吹糖、麵塑等,以傳統手藝作為基礎,並融入到當代和生活的製成品。計劃主持人、嶺南大學教授劉志鵬和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對於非遺在香港的發展抱着相似的理念:「非遺並非一條鹹魚,而是一條活生生的魚。」劉志鵬和林淑儀均覺得傳統工藝單單去擺放並沒有意思,因此他們從校園作為切入點,一同探討非遺在當代環境如何走進生活,同時怎樣在傳統手藝中創作,「翻生」步入夕陽的工藝,延續師傅的精神。

整個計劃開展了三年,進駐了香港一百多間學校,劉志鵬和林淑儀憶述,開始的時候學生對於非遺和傳統手藝相當抗拒,覺得過時的東西和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可是經過導師在活動上帶領他們從零做起,從不會拿剪刀到一針一線去裁出自己的作品,活動不但增加了他們對傳統手藝的認識,擴大了自己創作空間,也收穫了嶄新的體驗。劉志鵬形容在他們看見活動成果的時候感覺相當過癮,亦很有滿足感。此外,學生通過自己的手作,連接了他們和過去、歷史,甚至是和導師、傳統手藝師傅的故事。有別於看書看電視劇,他們是前身接觸了歷史,把自己跟昔日的人和工藝連結在一起。

兼顧設計美學與實用性

林淑儀在訪問當天就正正穿上了一件注入當代元素的長衫,卻沒有絲毫的違和感,是傳統手藝糅合當代元素的完美演繹。她繼續指出,藝術或者一門手藝往往要有一個基礎,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才可以繼續建立下去,即使是看似「過時」的事物,都可以發展出新意。舉例在「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周年展覽中,就有不同款式的長衫設計,在傳統的技術之下,學院設計出屬於今天的服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在重視自己和他人關係的年代,工藝和藝術品可以幫助人表達自己。」即使有成千上萬的傳統工藝品,風格可以變化無窮,但講究的一件作品只能夠一個人擁有。

傳統工藝從生活必需品到成為藝術品和一種自我表達的工具,Fanson認為,即使藝術創作中很容易尋求自我滿足,再添上美學,卻還是希望作品能夠如昔日的手藝一般「貼地」。尤其傳統手藝處於從功能性走向藝術的階段,欣賞的門檻不應該那麼高,如此耐人尋味、不明所以。反之,更應該讓觀賞者認為工藝品是可以用上,也能欣賞。「我感受到工藝,源於我們的生活,不是藝術創作那麼抽象,僅僅滿足自己。」因此Fanson在創作作品的時候,不但考慮到實用性,也有美和設計在當中,給觀賞者多了一個方向去欣賞。「當我們開始標籤的時候就會產生距離感。」劉志鵬和林淑儀就同樣認為,藝術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有別於過去較艱苦的生活,我們不再只為兩餐而活,讓傳統工藝僅僅停留在一個位置。「生活裏面應該有更多美在發生。」林淑儀很希望工藝和工藝師的地位會隨着社會的進步而有所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