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信》書影,書中許加恩所繪的插圖。 作者供圖

潘金英

「中國人很重視飲水思源的訓勉……當你享受溫飽的生活,應當知父母賺錢的辛勞……幸福不是必然的,擁有了要珍惜,尚要思想自己的責任問題。懂得飲水思源的人,就是有責任心的人,他會恭謹地接受,也會反思去回報……要時刻想到別人對自己的恩惠,要默默記着,有機會就回報於人。」上文是出自一個校長父親給兒子的信,他是許明堅校長,為兒子寫了一本書,內收錄30封信,是給留學兒子而寫的信。

許校長從事教育30多年,是位退休小學校長,也是聾人堂主任牧師。而他兒子許加恩現也是本港唯一聾童校之校長,也是通曉聾人手語的愛心校長。

以今時今日而言,哪還有為父的給兒子寫信呢?細讀書內30封信,真難得,他給兒子談的,是留學生活之重要提點,是品德教養、人生和學業,如︰珍惜光陰/心結宜解不宜結/宜立志尚學/居安思危/窮則變,變則通/注重健康/不要失敗多次/突破和適應/交友之道/聆聽勝於強辯/心存危機感/如何面對壓力/今天的事今天做……

時代雖變,為父的對兒子期望不變,好品德是子女一生的財富,許明堅寫這些信給異鄉留學之兒子,不忘對他叮嚀︰要保有堅定的理智,擁抱學習志向,有和善的感官以及對自由的判斷力……這些信在為父的冷靜文字背後,藏着父親疼愛和望子成才的期許。

今日的年輕人,多較為自我及不想揹上做人父母的責任,對養兒育女、傳宗接代的事漠不關心的,大有人在。許明堅自謂是個平凡人,給兒子的第30封信這樣寫︰「兒子,給我們一些希望」,原來信內談的是育兒、傳宗接代的大事呢﹗

信這樣寫︰「對這可望不可即的期望藏在心坎裏,又怕干擾了子女的自由抉擇,無論如何,總希望子女的成長,能長出自己的理想。」

時代雖變,為父的愛子心不變;這些信反映的父愛及感情,是那麼真摯無私,書中情也是普遍為父者心情。行文間可感受到為父者對兒子的勸告、叮囑巨細無遺,從人生道理到具體的行為舉止,可見作者很重視兒子的品德修養、處世智慧、生活平衡、做人處事之道,如「潮流與真我」等信,沒忘記說男子漢將來長大要如何有擔當,關注社會,正直做人等,他希望兒子長大報謝家國,為人類發點光和熱,令人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