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本來想寫西歐的暴雨水災和北美的罕見熱浪,但就在小狸動筆的這天晚上,河南大雨衝上了微博熱搜榜首,而且顏色已紫得嚇人(熱度愈高紅色濃度愈深)——僅僅1小時,鄭州的降雨量竟然就達到了201.9毫米,比去年一整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還要多。微信群裏瘋傳各種視頻,偌大而繁華的省會級城市裏,成串的汽車漂在街上,數百人困在地鐵裏,水已經齊胸深,而車外的水更深,視頻發布者高喊着「情況危急!」讓看到視頻的人幫忙報警;部分醫院停電,約600名重症病人正在緊急轉運……第二天揪心的消息終於傳來,25人喪生、7人失聯,河南水利廳形容這場暴雨是「5,000年一遇」。

5,000年一遇的大雨就真的被我們這代人趕上了。先不管河南水利廳具體的這句話妥不妥當,但從某個角度來說,它確實印證了極端天氣正以始料未及的加快速度活生生站在我們面前——是的,我們現在已經不是在談那個「再不治理就恐要到來的環境災難」了,我們現在談的,是已經真真實實發生的、正吞噬着我們的災難。就像歐盟氣象學家前兩天剛對媒體說的:全球目前極端天氣的嚴重程度讓他們感到震驚,「比預期更糟」。而這些專家們在說這話時,還沒有看到河南「5,000年一遇」的暴雨。

在搜索引擎中鍵入「極端天氣」、「暴雨」等氣象詞彙後,彈出的最新消息會讓每個人瞬間理解氣象學家們的恐懼。比如就在河南暴雨的同時,其實幾乎整個北半球都在水浸:「印度暴雨35死」、「高雄豪雨,1小時降雨量破百」、「暴雨襲北京,多處山體塌方」、「山西五台山現1955年來最大雨勢」、「四川多地暴雨8萬人提前疏散」、「內蒙古暴雨1.6萬人受災」、「澳門黑雨水浸至小腿」……至於河南暴雨前的氣象事件焦點「西歐暴雨」更是嚴重,這場「百年一遇」的暴雨幾乎要把這個地球上最富有、最文明、最先進的一塊地方沖傻了——整個西歐死亡人數已達153人,其中德國133人遇難,比利時20人,荷蘭和盧森堡的數字還沒有統計出來,但媒體估計,整體傷亡數字恐怕還會增加,因為已有不少人因為暴雨洪災而處於失聯或失蹤狀態。

有外媒採訪德國受災民眾時,一個婦人困惑地表示:「這些雨是從哪來的?真是不可思議。」相信婦人的詰問可能正問出了太多人的心聲——儘管被這場淹了半個地球的暴雨弄得損失慘重、狼狽不堪,但顯然很多人對它仍然並不了解。

那麼雨是哪來的呢?很多人會說颱風、雙颱風,沒錯,但這只是表因,根本原因仍在於全球變暖。確切地說,就是工業化後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的那1.2度。而未來10年,很可能再上升2度。

而全球平均氣溫每上升1度,大氣層的含水量就會增加7%,強降雨的發生概率就會提高。與此同時,北極快速暖化,使得北半球北部和南部的溫差不斷縮小,從而影響高速氣流的形成。一邊是增多的強降雨,一邊是減緩的高速氣流,兩相結合就變成了「移動緩慢的暴風雨」。而這也正是這場西歐暴雨的一個特點——有氣象學家說了,「這場暴雨幾乎原地靜止不動。」

不動,就可着一個地方澆,那是得「百年一遇」,再趕上河南這麼個地形,可能就得「5,000年一遇」了。有網友苦中作樂說,「5,000年前」那場雨怕是挪亞方舟,可別說,人類若再不緊急重視環保,怕是要再次登上那方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