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盛夏來臨,又到了吃鴨的季節。我在南京生活了頗長時間,南京人嗜食鴨(鹽水鴨、烤鴨),老鴨煲湯更是一絕。
鴨肉的蛋白質含量比畜肉高得多,且鴨肉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益。
其實,鴨肉的口感並不比雞差,營養上也很優秀,特別是它的脂肪酸組成,甚至可以媲美橄欖油,常吃不僅有益心血管健康,還能輔助預防癌症!
每百克鴨肉中約含有4.7毫克的煙酸。煙酸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它被譽為「天然胰島素激活劑」,可以促使胰島素高效運作,達到更好地控糖降糖效果,從而維持體內血糖水平的穩定。
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在15%至16%左右,高於豬肉。蛋白質是合成體內抗體的主要原材料,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對於提升細胞的修復能力、抵抗病菌入侵等有着重要作用。
鴨肉歸脾、胃、肺、腎經,有一定的養胃功效。而且鴨肉的肉質相對比較細膩,容易被消化吸收,因而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鴨子性涼,中醫認為它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有較好的清熱潤燥功效,相比之下,豬牛羊等肉類就稍遜一籌。
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它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
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不同搭配滋補翻倍
不同搭配,滋補翻倍。老鴨有補陰的功效,而淮山藥的補陰功能更強,所以老鴨和淮山藥搭配食用可使滋陰養顏的效果變得更顯著。
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出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聖藥」。肥鴨還治老年性肺結核、糖尿病、脾虛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慢性腎炎、浮腫;雄鴨治肺結核、糖尿病。
鴨肉與海帶共燉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
薯仔和鴨肉共炆至軟爛時,不僅口感細膩,而且味道鮮美。此外,二者搭配更利於鉀的發揮、排鈉、緩解高血壓的作用。
冬瓜和鴨肉葷素搭配,能起到去油解膩效果。冬瓜老鴨湯清爽可口,喝完胃也感到舒適,這正得益於鴨肉與冬瓜的相輔相成。
淮山藥的柔和與鴨肉的鮮美相得益彰,還能讓湯汁乳白。淮山藥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有益肺止咳、健脾養胃的功效,鴨肉更是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佳品,故而兩者一起煲湯不僅口味鮮美,還能健脾養胃、止咳化痰。
鴨皮的熱量幾乎是鴨胸肉的4倍,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脂肪,而且還是飽和脂肪酸。一般人少量食用對健康影響不大,但對於有減肥、控脂需求的人,比如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來說,最好把鴨皮和鴨皮下的脂肪去掉之後再吃。
鴨肉屬於高嘌呤食物,尿酸高的人群和痛風患者應適當少吃,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時應避免食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