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遭受千年一遇極端暴雨蹂躪,香港特區政府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昨日說,香港於2008年也曾出現特大暴雨,當時的降水量與今次鄭州水災相若,但由於香港應對水災的經驗豐富,多年來做了許多渠務工程有效疏導洪水,不致對市區造成太大影響。不過,隨着全球氣候變化,各地政府與企業日後或要做更多防範工作。

陳健碩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香港每年平均雨量為2,300毫米,比鄭州每年平均600毫米雨量多幾倍,故本港應對暴雨的經驗豐富,舉例如2008年香港曾出現特大暴雨,24小時內錄得400毫米雨量,對局部地區造成很大破壞,與鄭州今次情況相若,但政府部門多年前就完成許多渠務工程,包括在半山建排洪隧道,將洪水引入大海,減少湧入市區水量,亦設蓄洪池防備。

對暴雨淹浸鄭州地鐵,乘客被困,陳健碩表示,港鐵有兩級防水措施,包括防止地面水流入站內,站內個別位置亦設防水閘等,而過海段的地底隧道亦會有特別措施防洪。

香港鐵路運輸專業人員協會主席張年生昨日在同一節目上指,港鐵站入口處設有水閘,亦可堆砌沙包或放置隔板,防止洪水湧入,而設於地底的車站有水泵,可以將積水抽到渠務署的排水系統。

他說,過去太子站雖曾出現雨水從車站入口流入大堂,但湧至月台則未發生過。萬一有洪水湧入車站,控制中心可檢測到,隨即叫停列車。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