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眼下正是稻穀豐收的季節,走進廣州市黃埔區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連片的稻田像金黃色的毯子,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翻騰起層層稻浪,陣陣濃鬱的稻香撲鼻而來。伴隨着「轟隆隆」的機鳴聲,收割機在稻田裏來回穿梭,開足馬力快速作業,收割、脫粒、裝袋。很快,一畝地便收割齊整,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盡收眼底。

記者了解到,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由袁隆平院士謀劃、選址、題名,規劃面積約6662畝,包含大吉沙、長洲、深井等三大片區,打造集農業、科研、觀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公園。

收割機開足馬力快速作業。(受訪者供圖)

其中,大吉沙片區作為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一期項目,重點打造隆平稻香園,並經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袁隆平院士同意,在島上設立國家雜交水稻試驗田,佔地160畝,啟動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種植任務。隆平稻香園也成為廣東省唯一被納入全國28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範點的項目,將打造全省、全市農業科技龍頭項目。據悉,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經過前期的測產計算,單季畝產最高已超過1200斤。

「我們的水稻種植不僅追求高產量,同時也在向高質量邁進。今年水稻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農藥,全程採取綠色防控。」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劉洋表示。

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受訪者供圖)

為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廣州黃埔區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了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開展雜交水稻相關技術研究與推廣。同時,打造隆平院士港,通過引進高端農業科技資源,科學開髮長洲島農田資源,建設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研發高地。

「袁隆平院士曾說他有兩個夢想,分別是『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們只有努力將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及院士港項目建設好,才是對袁老最好的紀念。」黃埔文化集團董事長黎學軍說。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