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地鐵隧道內的救援現場。 視頻截圖
一名女乘客在第一次撤離中受阻,又被扶回車廂等候。 網上圖片
●乘客泡在水裏5小時待救。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河南鄭州水災導致市內以至車站內變成澤國,香港管綫專業學會前會長黃敬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香港城市設計的防洪設施能抵擋50年一遇的大水及200年一遇的洪水,且鐵路站內有抽水設施,基本上不會出現嚴重水浸的情況,「不過鄭州所面對的是千年一遇的大水,再高標準也未必抵禦得到。」

黃敬進一步解釋指出,香港的鐵路站出入口地台本身較高且設有防水措施,一般而言即使出現大水也難以浸入站內,再加上站內地底亦設有抽水設施,不易出現水浸情況。至於香港的整體防洪能力方面,他指全賴排洪隧道、鄉村河流改道及臨時儲水設施三大要素,「即使年前曾出現水災的大澳也加裝了水閘,目前相信全港除了新界一兩個地方外,都不會出現特大水浸。」

黃敬續說,香港目前有10%喉管老舊或狀況欠佳,部分甚至出現被裝修英泥堵塞的情況,仍有機會出現局部地區水浸,但政府有定期做喉管復修及保養,特大水浸的風險維持在可控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