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多名文化、藝術界人士昨日出席「融通中外·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業界帶來很大鼓舞,他們希望藉此機遇提升香港文藝水平,推廣中華文化。
○全國政協常委、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唐英年表示,今年適逢「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國家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建議可透過活動,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概念變得更加立體化、具體化和細節化。
○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認為,「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一個大任務,相信新定位及開放國家藝術基金的申請,會有助業界的創作,同時有助香港的文藝水平提升。
○粵劇演員謝曉瑩期望政府在未來推動兩地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以及將香港粵劇推廣到其他地方,因為香港粵劇是香港本地文化和傳統中華文化的結晶。
○香港資深藝人曾志偉表示,中央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給業界帶來很大的鼓勵,認為香港能夠藉此加強中西文化合作交流。
○香港作詞家與作曲家協會主席陳永華表示,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首先要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拾起文化自信。香港的中小學、大學都需要在中國歷史文化課程上下功夫,彌補學生在民族文化認識方面的缺口。
○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鄧宛霞說,香港社會需要中華文化藝術的熏陶,慢慢讓市民感受到真正的文化精髓,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時應促進兩地藝術家的深度合作,包括製作和演出的合作;香港年輕一代可以尋求到內地的強大的藝術師資,以及去內地參與巡演,相信他們對自己國家的文化會有更真的認識。
○香港藝術學院院長茹國烈表示,國家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不單單是國家給予香港的禮物,更是香港需要轉型、進步的地方,是一個挑戰。一方面需要發展高雅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將藝術文化與經濟、旅遊、科技等等方面結合,形成產業互聯,這方面內地發展得非常好,香港之發展,任重而道遠。
○香港寰宇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麥家樂說,文化是將祖國和香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種重要載體,亦是外國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和窗口,香港承擔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十四五」規劃亦給了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目標和定位,大家應把握機會,多向全世界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