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糬爸在公眾場合常以白爛貓面具示人。
●白爛貓旅行團於尖沙咀鐘樓前影相打卡。
●麻糬爸化身白爛貓,手攬最愛的「那條魚」。
●「87港澳台」以飲食為主題。
●「87古城記」別具特色。

活躍於社交平台又愛用貼圖傳達心聲的人,相信對那隻愛吃又想hea的肥胖橘貓並不陌生,原來這隻來自台灣的文創角色白爛貓與朋友已於台灣LINE原創貼圖中蟬聯5年銷量冠軍。而牠的創作者麻糬爸也一貫以佩戴白爛貓面具現身,望觀眾更多將目光聚焦於自己的作品,以及作品傳遞的精神之上——身處繁雜的現實社會,不能一味地釋放負面情緒,不如嘗試換一個樂觀,甚至是有點白爛(無厘頭)的方式去面對壓力。懷才不遇多年方遇伯樂,他正是以樂觀精神堅持下去,當機會到來之時,慶幸自己從未放棄過夢想。

每個角色都承載個人性格

原來於白爛貓誕生之前,麻糬爸曾以自己飼養的法鬥犬做藍本,創作成角色「法鬥麻糬」,但被朋友嫌棄其個性太溫柔又多愁善感,與作者本人並不相似,貼圖內容也是最基本的實用而溫馨的社交對話。經朋友們鼓勵做自己、畫自己內心所想之後,他又創作出第二個角色「臭跩貓」,「臭跩貓比較高傲冷酷,講話尖酸嗆辣,但其實我們對長輩或者不熟的朋友,並不會這樣說話。」經過經驗的累積,他最終決定融合兩名角色的可愛與尖酸,創作出成為今日頗受歡迎的主角白爛貓。總結白爛貓受歡迎的原因,他認為:「可能因為牠表現出了大家平時與朋友聊天時,最真實的情感。」

都說物似主人,但聽麻糬爸的談吐,很難將其與白爛貓的性格聯繫在一起。他笑言自己與白爛貓其實極為相似,但只限於相熟朋友相處時才會展露該面貌。「我開始創作的想法,是可以用自己的貼圖與大家聊天,現在的每個角色都承載着我的一部分性格。」於是,白爛貓的朋友愈來愈多,包括誤以為自己是鶴的「那隻雞」、被白爛貓視為儲糧兼寵物的「那條魚」等,共同以「嘲諷、互嗆、跩」的對白貼圖風格,形塑白爛貓的世界觀。

曾暫別畫筆 慶幸從未放棄

從2歲就開始喜歡畫畫的麻糬爸,曾經於求學時期,將畫滿作品的筆記本以台幣20元的價格售出,在同學間廣受好評,似乎那時已預示了他未來的創作生涯。他自述讀書時期一直都有學習美術課程,大學時修讀空間設計專業,卻於畢業後因求職不順而暫擱畫筆,改到夜巿擺攤維生。不久後夜巿倒閉,所幸天無絕人之路,同時間LINE開始招募原創貼圖,命運安排下他終重新踏上創作之路,以法鬥麻糬、臭跩貓、白爛貓等為造型創作貼圖,繼而成為台灣、香港、泰國等地頗受歡迎的創作者。

懷才不遇多年方遇伯樂,麻糬爸感激LINE當年的原創貼圖招募活動給予自己發揮的機會,「這個平台最好的地方是,它加入的門檻很低,只要你有紙有筆會畫畫,甚至不需要什麼專業工具去創作,而且它有渠道可以讓你的粉絲通過實際行動去支持你。將自己的作品通過貼圖去傳遞,哪怕只有一個人買,它也有機會可以被全世界的人看到。」他透露自己現時每個月都會創作一至兩套新貼圖,當然並不是每份作品都廣受歡迎與支持,但他從未因此感覺受到挫折,而是由此反思是否自己講故事的方式出現了問題,「下次我會再修正說故事的角度,畫得更好,也讓大家更容易獲取其中傳達的正能量訊息。」他也由自己的經歷出發,激勵年輕創作者:「如果已經有創作的想法,就不要再想,而是直接去做,進入行業的門檻很低,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而如果是正在創作的人,也希望你可以堅持下去,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有堅持下去才有機會被看到。」●採: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