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詐騙集團透過網上招聘平台以「搵快錢」吸引受害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本港警方在聯合行動中檢獲的證物。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騙徒訛稱聘網購買手「衝銷量」 41人落網涉款3000萬元

疫情打擊全球經濟致失業率高企,市民避免出街則令網購盛行。有活躍於本港及新加坡的詐騙集團,伺機以招聘假買手「衝銷量」為名,下載指定的手機程式「刷單」購物,並承諾交易後全數退回墊付的本金及支付5%至12%佣金,惟受害人其後卻無法與集團聯絡,始知受騙。兩地由今年1月起接獲逾430宗求助個案,涉款約3,000萬元,其中本港一名護士被騙95萬元。兩地警方遂展開深入調查,並在近日採取代號「百泉」的聯合拘捕行動,合共拘捕41人,當中包括兩名本港集團主腦及數十個傀儡戶口的提供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本港警方的拘捕行動,由本月16日至25日於全港各區進行,一共拘捕12男及兩女(22歲至53歲),當中包括兩名主腦和12名傀儡戶口提供者,其中兩名被捕男子分屬菲律賓裔及巴基斯坦裔,分涉「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罪名被扣查。行動中,警方檢獲3部電腦、14個手提電話和18張銀行卡。至於新加坡警方同時採取的行動則拘捕23男4女(16歲至53歲),全屬外籍人士,涉及當地1月至6月共約300宗同類騙案,涉款超過330萬元新加坡幣(約港幣1,900萬元)。

警方相信,該集團至少涉及今年1月至6月本港134宗同類騙案,涉及金額由1,500元至95萬元不等,總值約913萬元。

受害人狂「刷單」後與集團失聯

案情透露,警方今年1月起接獲逾百宗涉及「搵快錢」的騙案報告,發現一個詐騙集團在不同網絡平台以「搵快錢」作招徠,發出招聘網購買手的廣告,聲稱只須下載指定的「刷單」手機App,便可隨時隨地輕鬆賺錢,在完成搶購指定的網上商品形成熱賣假象後,會全數退回墊付的本金及支付佣金作為報酬。惟在受害人瘋狂「刷單」後,卻無法再與集團成員聯絡,始知受騙,血本無歸。其中一名任職護士的受害人,「刷單」超過20次,損失共約95萬元。

「購物款」轉賬至傀儡戶口提走

該集團會將這些「購物款」迅速轉賬至大批傀儡戶口,包括不同的實體銀行、虛擬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戶口等,再以轉賬或提取現金方式提走。

新界北總區刑事總部行政及支援張文俊警司,昨在記者會上表示,警方經深入調查後終鎖定相關疑犯,由於該集團同時在本港及新加坡兩地犯案,遂通報新加坡警方採取今次聯合執法行動,成功瓦解該個跨境求職騙案犯罪集團。張文俊強調,警方高度重視跨境騙案,會繼續因應需要與境外執法機構及時溝通,聯手打擊。

根據警方記錄,2020年共錄得236宗網上求職騙案,相比2019年的66宗上升超過2.5倍。至於今年單是1月至5月已錄得255宗同類騙案,較去年同期的46宗大幅上升4倍。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張偉豪提醒市民,切勿輕信「搵快錢」的招聘信息,尤其是需要先支付款項的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市民,串謀詐騙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14年,而借出銀行戶口供他人使用,亦有可能干犯俗稱洗黑錢的罪行,最高刑罰可被判罰款港幣500萬元及監禁14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