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論語·雍也》,是孔子回應學生子貢如何實行「仁」德的話。全句的意思是:自己想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也想幫助別人能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想自己能夠通達事理、達成目標,也想讓別人能夠通達事理、達成目標。

體悟與應用

據《論語·雍也》所載,子貢曾向孔子提問,假如有人能對人民廣施恩惠,救助大眾,這樣是否可算是「仁」呢?孔子表示假如有人真能如此,那他豈止是仁者,簡直就是聖人了,連堯舜也恐怕未能做到呢!孔子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意思是仁者應以自己想要確立、辦妥某件事情的心態,來給予別人幫助,讓他們也能確立、辦妥自己想做的事。如此,凡事皆能從自身出發,推己及人,便可算是行「仁」的方法了。子貢出生於富裕之家,善於理財,為中華儒商始祖。由於本身財力雄厚,所以在子貢心目中,行「仁」需要對人民廣施恩惠。孔子明白學生的心意,故以聖人堯舜為比,既予鼓勵,亦有提醒:行仁不需要陳義過高,其首要不在能力高低,而取決於個人意願。換言之,我們本身要有一顆向「仁」的心,自強不息,不斷自我完善,再將自己欲立、欲達的意願推而廣之,幫助別人也成功,也能達成理想。

進德修業,自我完善,是仁人君子的體現。只要別人遇上困難,我們都會希望主動伸出援手,即使能力不足,經濟條件有限,只要有仁心,大家都可以盡力互助互勉,互相關懷。只要每個人都能由自身出發,從身邊小事開始做起,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便足以有效實踐仁德了。

●釋義及應用由招祥麒校長、朱崇學老師、許志榮老師、謝向榮博士撰寫,教育局修訂,書法由羅澄波校長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