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嘯

「我與航天結緣要從一粒『種子』說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國際業務部亞非工作處主管王海嘯分享指,2003年10月一個午後,當時高三的他跟同學走到學校小賣部,電視當時正播「神舟五號」將楊利偉送上太空回到地球出艙的畫面, 「我們都很興奮,我還大喊了一句:『我也想去宇宙看看!』航天就這樣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種子。」

於是,王海嘯在翌年高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到香港科技大學繼續進修。「香港是一個兼容並包的城市,東西方文明在這個狹小的地方盡情碰撞,在香港的幾年時間裏,除了專業知識,我最大的收穫是透過香港看到了世界,培養出國際化的視野和格局。」

因應客戶減研製周期

有了這份經歷,王海嘯在2012年加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逐步踏上航天國際化的道路,為推動中國航天走向世界出一分力。「當時我作為地面系統設計師,參與了我國第一個出口的遙感衛星──委內瑞拉遙感衛星項目。」

他分享這類規模的項目正常研製周期約需兩年,但因應用戶的特殊要求,團隊最終花17個月就完成了系統交付,「那顆星是以他們民族英雄『美蘭達』命名,對國土資源普查、環保減災、城市規劃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在這顆衛星發射四年前,同樣由中國研製交付的委內瑞拉通信衛星一起,不斷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在此過程中,他也深深體會到作為中國航天一員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期待與港人探索合作

「這些年我院的國際化收入也實現了穩步增長,我們正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包容的胸懷迎接八方來客、尋求合作共贏。」王海嘯分享院方已與全球百餘家宇航公司和空間研究機構建立了聯繫,成立了16個中外聯合實驗室和3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開展了中巴資源衛星、中法海洋衛星、中意電磁衛星、中意空間站等整星級國際合作項目,以及衛星部組件、共用基礎技術等引進與國際合作。

他表示非常期待與香港同胞一起,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不斷挖掘新的合作內容,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打造產學研結合的合作機制,進一步加深雙方合作,在中國人探索浩渺宇宙的征程中並肩攜手,為建設祖國航天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