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級警戒延長 無薪假人數破萬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遠見雜誌》及中評社報道,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已長達一年多,影響最深的就是服務業與餐飲業。此前自詡「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地區,民眾雖無法離開,仍靠着島內遊撐出業績的一片天。但今年5月間疫情一發不可收拾,進入三級警戒後,禁止餐飲業內用,加上台灣人只要踏出家門就有如驚弓之鳥,響應政府「宅在家」的呼籲,少了顧客光臨,店家只能關門大吉,連有米芝蓮光環加持的名店也躲不過。許多過去門庭若市的小吃店、排隊名店變得門可羅雀,憑着外帶、外送的業績以及政府紓困補助,每個月的租金還是付不出來。
事實上,島內餐飲業的業績在2020年就相當慘淡,觀光客必去的台北市永康商圈生意直直落,去年3月起已倒閉超過45間店家,堪稱重災區。前身為「永康街冰館」、專賣芒果冰的ICE MONSTER永康店,以及「度小月擔仔麵(永康店)」,分別在去年與今年宣布停業。
台灣今年疫情更甚,宣布三級警戒,由於頒布內用禁令,餐廳更是倒一片。全台擁有14家分店的樂尼尼餐飲集團,旗下樂尼尼義式餐廳、夏部火鍋、賣飯食等品牌,收入銳減又遭遇股東掏空的雙重衝擊,6月1日結束營業。
聚會型餐飲業者也因為沒有人潮受到影響。知名婚宴業者「彩蝶宴」,尾牙、春酒大減1千桌,來客量砍半,加上租約剩下3年,決定提早退租。
海外進軍台灣的名店同樣因為無法內用或做不了外帶,躲不過疫情倒店潮。來自韓國的名店「孔陵一隻雞」今年6月間無預警宣布結束營業,登台5年後黯然離場;來自日本的「藏壽司」因為無法內用又沒有外帶服務,5月20日就率先暫停台北館前、松江南京等8間門市,今年至今已陸續關閉35家分店。
多家米芝蓮餐廳轉售外賣
疫情也波及米芝蓮必比登名店,曾兩度拿下米芝蓮指南必比登推介的「一號糧倉餐酒館」傳出將在6月25日結束營業。「大三元酒樓」、「請客樓」、「態芮」等多家加冕米芝蓮的餐廳,在疫情三級警戒後也配合政策暫時休息,目前已改變形態推出防疫外帶菜單。
至於萬華在地名店加蚋老爹牛肉麵以及好不容易捲土重來的手扒雞名店「香雞城」,都因為店租且沒有內用收入,紛紛宣布無限期停業。
台南還有網友整理疫情開始以來停業的小吃名店,在地人與外地客都感到惋惜。臉書專頁「台南式」彙整20間停業店家,包括近期宣布退休的「小荳荳鍋燒意麵」、「伊都日本料理」等,另外,台南學生的回憶「小麻雀」、相親好所在「南門庭園」以及味道媲美連鎖速食店的「89炸雞」,都令人懷念。
多地知名夜市陸續停業
由於恐有群聚疑慮,知名夜市也陸續停業。台南夜市口訣「大大武花大武花」中的大東夜市、武聖夜市以及花園夜市,因台南市政府宣布禁令,只能暫停營業。高雄知名的瑞豐夜市5月中旬自主停業,雖然目前半數攤商回歸,但後續若要完全復業,得面臨每天百萬元的租金,管理公司直言不堪負荷。至於台北的士林夜市,外送也賺不回成本,恐有25%店面倒閉,南機場夜市則早已宣布停業。後山的花蓮東大門夜市、台東夜市已歇業半個月至一個月,攤商苦不堪言。
兩產業無薪假人數大增
壞消息還未結束,由於島內本輪新冠疫情持續不歇,全台三級警戒從6月28日再延至7月12日,各產業、經濟都無法恢復正常運作。台灣勞動部門昨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這期實施人數再破萬,以住宿餐飲業新增最多,且實施天數也拉長至每月13天至16天,成新冠疫情下的重災區。根據統計,本期實施無薪假企業有987家、實施人數10,229人,與16日公布的625家、6,383人相比,大增362家、3,846人。
細看數據,本期無薪假以住宿餐飲業增加最多,從上期的70家、972人,爆增至175家、2,864人,另外批發零售業也從上期164家、944人增至246家、1,559人。
台灣勞動部門稱,全台三級疫情警戒期間,許多人在家用餐,即便餐飲店提供外帶,整體營運狀況仍受影響;而批發零售業也因旅遊衰退,導致相關景點店舖、文創商店等營運停擺,因此兩產業無薪假實施人數新增相當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