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 教聯會主席
「世界上還有哪個執政黨會允許在一國之內實行兩種社會制度?」日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提出振聾發聵的反問。他出席在香港舉辦的一個公開論壇,作主旨演講,以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為例,精闢論述了中國共產黨是這項史無前例事業的開創、發展和捍衛者。令人振奮,亦發人深思。
恰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內地和香港都有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在香港舉辦的「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就是其中之一。百年歷史,是矢志不渝為中華民族奮鬥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70多年間,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人民逐步富裕,國家日益強盛,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參與國際秩序的維護和重建。如今,國家進入了「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邁上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征程。
滄桑歲月,前赴後繼,燦爛輝煌,其中也從來不乏港人的身影。香港回歸,洗刷了歷史恥辱。24年來,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方針。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經濟持續向好,抵禦了國際金融風暴、修例風波和嚴重疫情等的衝擊,在國家發展和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依然保持,繁榮局面得以維護。對此,港人親身經歷,深有感受。
香港命運始終與國家緊密相連。中央政府堅持「一國兩制」初心,努力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構築的香港憲制秩序,不走樣,不動搖,務必行穩致遠。正如駱惠寧主任在演講中說,歷史記錄過去,也鏡鑒未來。實踐帶來諸多教益和啟迪:要推進「一國兩制」事業,第一,必須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二,必須不斷完善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第三,必須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些論述,客觀、真切,語重心長,值得港人謹記。
目前,擺脫了修例風波陰影的香港,正在砥礪前行,重新出發。落實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奠定基礎,提供保障。社會各界還需汲取深刻教訓,同舟共濟、齊心協力,才能達至目標。對教育界而言,首要的就是亡羊補牢,「立德樹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加快構建國民教育體系。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是「一國兩制」事業的接班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國家觀念和認同感,培育良好品德,將來對社會負責任、有承擔,至關重要,而歷史就是一部極好的教科書。 歷史事實表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香港的「一國兩制」。要推進「一國兩制」,就要謹記駱惠寧主任在演講中闡述的「三個必須」,並加以實踐。所謂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才能枝榮,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其中的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