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港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學術研討會梳理百年發展里程 認同新時代作為貢獻全球治理

「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討會」昨日在港舉行,上午、下午分別舉行了主旨演講及圓桌論壇。此次研討會是首次在境外舉辦的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英、美、俄、法、日、德、馬來西亞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的18位著名專家學者,以現場或視頻形式發言,圍繞總結梳理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成就和成功經驗、理解把握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一國兩制」看中國共產黨對全球治理作出的貢獻、展望中國共產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的角色等主題進行深入研討。他們盛讚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高度評價中國共產黨是當代最成功的政黨。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鳩山:中共時刻和人民站在一起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Yukio Hatoyama)應邀作主題演講時指出,雖然國家之間的關係不太理想,但中日之間有牢固的友好基礎,對雙方關係的未來很有信心,在歷史文化、經濟醫療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交流,必須實現雙贏,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他表示,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有三件大事,包括萬里長征、新中國成立及改革開放,回顧過去的一個世紀,儘管中國不幸受到日本侵略,面臨很多困難,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一起克服困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經營發展社會進步,而2012年以來,僅僅用了八年時間就讓一億國民正式脫離貧困,這在世界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他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秘訣,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中國共產黨時刻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百年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超越美國的經濟規模,但不遠的將來中國一定可以做到,這將成為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與世界交往考驗中國

鳩山由紀夫指,中國實施了徹底的防疫對策,中國國內的疫情已經平息,2020年中國經濟實現了2.3%正增長,而中國在很早階段就成功開發出新冠疫苗,並提供給全球各國,他認為這不僅挽救了中國國民,也挽救了全球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鳩山由紀夫表示相信,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築,是實現國際社會穩定的關鍵。而當中國不斷向前發展成為領跑者時,將考驗國家的真正價值,中國的國力發展到當今階段,中國如何與美國、如何與世界交往將得到考驗。

英共:中共在國際共運中樹起榜樣

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里菲思(Robert Griffiths)應邀參加下午圓桌會議並討論發言。格里菲思表示,自1983年加入英國共產黨以來,他從未有一刻感到過後悔。共產主義道路和人類的解放事業,就像一首很有名的詩中所說:人類解放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

他認為,近年來在政治方面的最大幸事之一就是看到中國共產黨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每年我們都有國際會議,我們在這些會議之間做好協調和準備工作。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在這些會議中發揮着更大的作用,並在這些會議的組織和準備的過程中加強了與世界各地共產黨的聯繫,無論這些黨派的大小。即使是小黨派,也能在平等的基礎上得到絕對的尊重。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在更廣泛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揮了榜樣作用。格里菲思強調自己最想說的話是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致敬。

他表示,人們需要看到中國近幾十年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進步,清楚地了解這一點很重要。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政策方針已使億萬中國人民受益匪淺,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近幾十年來,有7億人擺脫了絕對貧困。當把世界看作一個整體時,擺脫了絕對貧困的人數中,中國約佔四分之三,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

庫恩基金:歷史會感謝中國成全球抗疫先鋒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應邀在研討會上作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之所以能完成脫貧和抗疫勝利,是因為有黨的制度在發揮作用;歷史很可能會感謝中國為在全球化的世界如何抗疫所發揮的先鋒作用。

庫恩表示,自己走遍了中國,曾到訪偏遠山村,和當地民眾及扶貧工作人員交談,理解到中國扶貧工作超越減貧本身帶來的巨大裨益。他指出,中國打贏這場抗擊傳染性新冠病毒戰、打贏這場消除極端貧困戰的共同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能力。他表示,抗疫和扶貧工作在結構上驚人相似: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承諾、中國共產黨的動員。

庫恩指出,其他地方都不可能像中國一樣組織如此大型的項目,中國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有黨的制度在發揮作用。他還表示,中共願意進行改變和完善,自我糾正是中共的特徵。

他說,歷史很可能會感謝中國為在全球化的世界如何抗疫所發揮的先鋒作用,正如歷史很可能會感謝中國展示了如何令如此眾多的人口擺脫極端貧困一樣。

政治教授:中共治理符絕大多數人利益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等研究員、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帕斯夸里·帕斯奎諾(Pasquale Pasquino)表示,中國在摒棄蘇聯經濟模式後,能夠對不發達的經濟加以利用,真正實現了巨大飛躍,令7億甚至更多中國人民脫貧,絕對是中國共產黨近幾十年來最偉大而令人驚異的成就。

他表示,中國共產黨能以符合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方式,以精英政治中的精英來治理國家。而西方社會的選舉制度則令人擔憂,選民可能選出被英國雜誌《經濟學人》評為「不適合統治」的領袖、像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這樣的人,選舉已不再是作出正確選擇的保障,其結果面臨不確定性。

劍橋學者:中共是當代最成功政黨

英國劍橋大學前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訪問教授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應邀在研討會上作主旨演講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當代最成功的政黨,自1949年以來把中國從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轉變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他認為,中國共產黨自1949年以來,把中國從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轉變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日益接近於變成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這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馬丁表示,西方不理解中國,因為西方的自信在於,他們認為所有國家都應該像西方一樣:同樣的規範、同樣的價值觀、同樣的制度。但中國不可能像西方。「為什麼?因為中國源自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歷史和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文化。正是這兩樣東西塑造了今天的--當然也包括過去很長時間裏的--中國。」

他強調,中國的政治制度保持了其起初的獨特性,也保持了其歷史上很長時期裏的獨特性。中國會在各個方面繼續保持其與西方不同的特色,因為中國植根於中華文明。西方必須解決的任務是:由於他們並不了解中國共產黨,所以他們需要去了解中國共產黨,因為中國共產黨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政黨,它是當代最成功的政黨。

有方向有策略有執行力

「你可能會問,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成功做到這一點的呢?這個問題極為重要。」馬丁說,在他看來,首先,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當中根基極為深厚,這使它有一種代表的感覺,代表的需要和代表的能力,同時也賦予它一種潛在的自信,那就是確實代表了人民,因而可以代表他們採取行動和發聲。另一個因素是中國共產黨才思敏捷且足智多謀,有方向感,有構思一個戰略並將其貫徹到底的能力。

他總結說,中國共產黨擁有兩個非常強有力的指引,一個是長遠思考,另一個是務實,始終聯繫現實,始終聯繫群眾。實際上,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極為有活力的組織,屢次證明了自己有能力與時俱進。

「金磚之父」:中國發展堪為世界借鏡

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金磚之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應邀在研討會上作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的發展為全世界所有其他類型的經濟體和社會提供了很多經驗。他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亦是他首創金磚國家(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這一縮略詞的第二十年。他指出,這20年來,中國已經在金磚國家中佔據主導的程度令人驚嘆。

奧尼爾表示,即便中國下個十年增速放緩到約5%,經濟總量在這個十年尾期或下個十年初期仍將至少與美國旗鼓相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為全世界所有其他類型的經濟體和社會提供了很多經驗,尤其是在世界正致力走出令人擔憂的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

他指出,在世界範圍進一步減少貧困和不公平現象方面,中國有巨大的經驗可以幫助其他國家。可供學習的經驗包括經濟方面,甚至還有社會程序和政策方面的措施,只有遵循這樣的措施才能達成目標。他提及自己2015年在海南參加博鰲經濟論壇,當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理念。他說,「一帶一路」變得廣為人知,在於其令中國及其他很多國家獲益。奧尼爾指,在全球貿易方面,形成各方多贏的局面能給大家帶來巨大好處。

俄研究員:中國為全世界作出好榜樣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Vladimir Petrovsky)表示,中國成功完成了「十三五」規劃,202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按計劃比2010年翻了一番,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已按中國共產黨的計劃成為一個完全發達的國家。中國為全世界作出好的榜樣,而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中國對全球國際政治更和諧、更可持續、更公平的願景,故俄羅斯完全支持這一理念。

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在良好治理的觀念比單純的經濟意識形態要廣泛得多,認為自己是人民的公僕,為了更好滿足人民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需求,相信一旦中國共產黨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將永遠掌權。

前英官員:8.53億人脫貧足證人權發展

英國倫敦市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John Ross)指出,自1978年以來,中國已使8.53億人民脫貧,這足以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已在真正意義上的人權發展方面作出最大貢獻。他並指,若以人均GDP估計一個國家的國民預期壽命,有些國家的人口預期壽命低於按其人均GDP的預估值。不過,中國人的壽命卻比按人均GDP水平預期的要長近三年,再次表明中國的環境、教育、社會條件甚至比其經濟條件更好。

德學者:了解中國需持公正開放態度

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公法教授來漢瑞(Hendrik Lackner)發表了題為「中國為什麼重要,為什麼我們需要更了解中國,我們可從中國學到什麼」的演說,指出只有了解中國,才能了解未來的世界局勢,而要了解中國,就需要以公正開放的態度,了解「中國共產黨處於中國憲法體系領導地位」。

來漢瑞認為,在中國共產黨慶祝建黨百年之際,中國存在問題的同時,也要坦誠認可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現代化進程取得令人難以想像的歷史性勝利,尊重對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他相信,德國可以借鑒中國最新的發展形勢、最新技術,與其將其看作威脅,不如看作機遇,而中德之間需要更多直接交流,將大有裨益。

鄭永年:中共願意自我改革革命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代行院長鄭永年表示,中國共產黨有幾項非常重要的特點,它既是一個使命型的政黨,又是一個開放型的政黨。他指,中國共產黨吸納社會各界精英,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兼顧社會經濟各方面的利益,而且具有強烈的自我改革、自我革命意願。

他認為,無論從哪種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都是成功的。

江樂士:內地法院運作更公開透明

香港資深大律師、香港大學名譽法律教授、香港特區政府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表示,內地法院運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提升司法效率及公信力。他指,今年3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到,中國內地各級法院已累計上網公開裁判文書1.2億份,庭審直播累計1,159萬場,顯示出法院運作更加公開透明。而內地法院的「人民陪審員」制度亦擴大了內地的司法參與,對法制建設大有裨益。

對於「一國兩制」在港實踐,江樂士表示,外部敵對勢力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企圖搞亂香港甚至滲透內地時,中央及時在憲制層面出手,化解了危機。他強調,香港國安法的立法與生效過程,完全符合憲法與基本法,而且法律條文也強調尊重及保障人權。

港大學者:中共柔剛兩面維護穩定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閻小駿解釋了中國故事兩個最關鍵的奇跡,即經濟騰飛和政治穩定。他指出,中國在國民經濟體量躍升,體制、社會結構轉型和人民生活現代化等方面,幾乎同時發生了重要轉型,使中國在較短時間裏實現了工業化和基本現代化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逐漸走向國際政治、經濟和外交舞台的中心位置。「經濟社會奇跡」是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與改革歷程的絢爛篇章。

他指出,中國共產黨在維護政權安全和政治穩定方面,由政權吸納和預防式管控兩個最重要的部分組成,使國家既富「彈性」亦具「剛性」,得以保持社會政治的基本穩定。

他又指,以學習的態度不斷創新、有效平衡和善於運用國家「彈性」和「剛性」的兩面,是中國共產黨為破解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急速變化條件下有效進行政權建設、維護政治穩定這個世界性難題而提供的具有中國特色解決方案的重要篇章。

澳洲學者:中共治理深得人民認同

澳大利亞墨爾本蒙納士大學前教授、香港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高禮文(Richard Cullen)發表了題為「有效的治理」的演說,他坦言中國共產黨治理深得人民的認同。他表示,根據2013年皮尤全球態度調查(Pew Survey of Global Attitudes),85%的中國人對國家發展方向「非常滿意」,對比美國人卻只有31%;根據哈佛大學阿什中心(Ash Center)最近對中國進行的一項長期、全面的調查亦顯示,中國人對國家發展方向的信心一直維持在高水平。

鄭赤琰:「一國兩制」展示公平包容

馬來西亞大馬新聞資訊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前主任鄭赤琰以「從『一國兩制』看中國共產黨對全球治理作出的貢獻」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面對英、美稱霸世界所採用的極之霸道的治理辦法,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初心是立志建立一個公平、開放、包容、公道的社會主義國家。他指,「一國兩制」至少有三點是西方沒有的先例,包括積極包容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繼續運作、展示了主權對立沒有談判割讓的餘地,但在一個主權下可實行兩種不同制度共同合作開發,以及在治理國際大都會方面遠比西方「開放、包容和公道」。

鄭赤琰表示,「一國兩制」經過24年的實踐,香港這個資本主義城市不變,私有產權不變,金融條件不變,自由貿易不變,人口多元化不變,社會生活形態不變,司法仍沿用普通法,行政與立法也與中國內地有別。他強調,香港作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世界仍然維持其生命活力、生機勃勃,「一國兩制」對治理世界的「開放、包容與公道」程度,貢獻巨大,足為世界效法。

陳弘毅:中國法治建設獲國際讚譽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以「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一國兩制』」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以法律學者的角度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與法律有關的兩件重要事務,包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及「一國兩制」的提出與實踐。

陳弘毅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法治建設歷程,強調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部憲法,其中第五條明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中國的法治進程具有關鍵意義。他引述外國法學專家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的法治建設,無論在速度和質量上,都獲得了國際認可與讚譽。

劉蜀永: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經濟

香港嶺南大學高級研究員劉蜀永發表了題為「早年中國共產黨與香港」的演說,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成為香港淪陷期間唯一一支成建制、由始至終堅持抗戰的武裝力量;在建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政府對香港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維持現狀,政治上維持香港的穩定,經濟上給予大力支持,而其後東江水供港、三趟快車等措施,亦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政府從經濟上支持香港發展,互惠互利。

盛智文:中共管治制度最令人佩服

香港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Allan Zeman)在圓桌論壇上表示,自己45年前已在湖南長沙市設立公司,見證着國家從供電設施不穩、要以蠟燭來為打乒乓球照明,到將農村發展成金融中心,全國城市建成機場,指中國共產黨帶領國家不斷改善,給予人民更美好的生活,但一些港人未曾到訪內地,西方國家更只有小部分人曾到內地,未能見證內地經濟奇跡。

盛智文認為,中國共產黨的管治是世界上最令人佩服的制度,「我為中國人的身份感到自豪。我沒有中國人的外表,但我有中國人的心。」他指自己自2008年起已使用中國護照,不再使用加拿大護照。

未來研究專家:西方妖魔化中國圖阻發展

全球未來研究所創辦人及CEO程子俊(Chandran Nair)表示,越戰時期在馬來西亞長大、受英美影響的他,成長時聽到不少對共產黨的負面指控,並曾對共產黨有所恐懼。不過,後來他到非洲看到共產黨在帶領非洲多國人民爭取自由,參與解放戰爭後,才發現西方國家原來只是妖魔化對抗霸權、爭取自由的人民,正如今天中國被妖魔化一樣。

他認為,西方國家正為逐漸失去稱霸世界的力量而擔憂,但不應以此為藉口企圖阻礙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