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廣東有人接種疫苗後依然感染,是否說明疫苗的保護力不足?
A:全球現有新冠疫苗的保護率都不是100%。有人接種疫苗後被感染,不意味着疫苗保護效力不夠。因為,保護效力是對一個群體得出的結果。預防新冠肺炎最好的辦法仍是接種疫苗,如果人群當中有免疫力的人士達到一定的閾值,就可降低新冠的流行強度或者阻斷流行。
Q:中國現有疫苗,對印度發現的變異病毒保護效果如何?
A:在印度最早出現的德爾塔變異株病毒,其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潛伏期或者傳代間隔都有縮短,病毒載量有顯著增加。國際上研究顯示,這種新病毒可能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現象,但是中國現有的疫苗對該病毒都仍然有可觀的保護效果。
從廣東疫情來看,確診病例裏面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轉為重症或者發生重症的比例顯著高於接種疫苗的人,表明接種以後對變異毒株仍然有保護作用。這與國外觀察到的其他疫苗對新的變異病毒保護性特徵相似。
Q:對於已完成滅活疫苗接種6個月的人群,是否需要第三針加強免疫?
A:現在的當務之急,最重要還是建立群體免疫屏障,消除免疫落差,完成兩劑次接種,這是一個必要條件。疫苗抗體水平下降,並非說明沒有保護力,後續需要對接種疫苗後人體的免疫記憶等開展研究。此外,對於開展三劑次或後續加強免疫,仍需評估安全性,獲得充分證據後,才能決定是否加強免疫。
Q:吸入型或鼻噴劑式新冠疫苗,會否獲批緊急使用?
A:霧化吸入或者鼻噴疫苗是中國早期布局的五條新冠疫苗研究的技術路線之一,目前已在做一二期臨床試驗,收集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適時組織專家論證,評價這種給藥方式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繼而在三期臨床試驗或者緊急使用過程中,進一步驗證其有效性。
除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吸入型康希諾疫苗外,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和北京萬泰公司研製的鼻噴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也已完成一二期的臨床試驗,正申請境外三期臨床試驗,以進一步驗證這種疫苗的有效性。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