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國際研究部 盧莎麗、李啟浩、 黃承杰

根據環保部消息,全國碳交易市場計劃於6月底前啟動交易,啟動初期將僅覆蓋電力行業2,225家燃煤及燃氣發電主體。隨着實踐經驗的積累,我們預期更多行業將陸續加入碳交易市場。在首個執行年度,碳交易市場將會以發電企業完成履約為首要目的,但我們預期規則及配額將會逐步收緊,以激勵發電主體減排及激活碳市場交易。2013-2019年期間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2.6萬噸的排放主體(主要為火電廠)將被納入涵蓋範圍。碳交易市場是中國多頭發力履行《巴黎協定》的其中一項舉措。

排放基準料逐漸收緊

未來將覆蓋更多行業,規則將逐步收緊。全國碳交易市場有望擴大覆蓋至其他7個行業,分別為水泥、石油化工、化工、鋼鐵、造紙、有色金屬及航空業,不過何時納入排放責任還未有清晰的時間表。其中,石化和電解鋁行業被認為會最先加入。碳交易市場在啟動初期主要以履約為目的,提供免費配額,預期配額分派將會相對慷慨,以幫助推動所有被覆蓋排放主體熟悉體系及規則。在首個履約期(一年)結束後,我們預期排放基準將會收緊、配額將需要逐步收費購買,未能履約的處罰也將會加重。

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審批重啟後,可再生能源運營商將能夠參與碳交易市場。全國碳交易市場由兩個分部市場組成:i) 碳排放主體(火電企業)之間以履約為目的進行配額交易;ii) 合格主體(如可再生能源企業)的自願性減排信用額度交易。現有規例容許碳排放主體通過向可再生能源運營商購入CCER以抵消至多實際排放量的5%,不過由於相關政策制度尚存漏洞,市場存在亂象,監管層自2018年起已經停止審批CCER。預期碳交易市場經歷若干實踐後,相關政策指引經過修訂,CCER將會被重啟。碳交易市場仍處於摸索階段,中長期利好可再生能源企業。

2011年底以來,中國在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湖北、重慶、福建先後推出8個地方碳交易試點市場,為計劃在全國鋪開作好準備,但這些試點計劃各自採用不同規範,並且涉及不同程度的政策干預,交易價格存在較大差異,為全國性的碳市場整合帶來挑戰。目前規管架構還未完善,未能做到與CCER、綠證、平價上網等政策完全兼容,整個體系仍需時間和實踐,我們將等待更多信息和政策指引公布以進一步評估對相關參與方的實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