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穗封閉區工作人員身兼數職抗疫 轄區至今保持零感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10日早上9點,來自廣州市體育局的廣州市支援荔灣防疫茶滘街道工作隊(下稱「市支援隊」)工作人員裴偉民和王令正在廣州荔灣區茶滘街道汾水花園門崗上,對出入居民進行登記和測體溫。有位阿伯沒有持出入證就想「闖關」,工作人員及時上前攔下勸說。在廣州荔灣區封控區內,茶滘街道作為被四個中高風險區「包夾」的街道,轄區至今保持零感染。由街道辦和市支援隊組成的社區防控工作組承擔了在防疫一線的主要工作。本身是國際乒聯藍牌裁判員同時也是馬拉松愛好者的裴偉民表示,因為工作強度大,每天走路動輒三四十公里(全馬42.195公里,編者註),導致腰傷復發,自己綁上護腰帶,同事們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曬傷、腿腳疼痛。
「確實有極個別居民規矩意識不強,我們就跟他講政策講道理,再不行就要講法律了。」裴偉民說。剛剛勸說完這位阿伯,裴偉民接到通知,下午3點荔灣區要組織第五次全員核酸檢測。他們立即召集黨員先鋒隊骨幹,制定好了統一通知、逐棟組織的方案。「汾水社區共有2,174戶4,864人,動員工作如何高效,很講究方法。」
手把手教長者登錄核檢系統
中午12點,核酸檢測前方發來通知,由於另外一個社區檢測進度快,汾水花園的檢測提前一個半小時進行。檢測時間變化,動員方案也要作出調整。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在小區內,數十名隊員有序組織居民排隊,一個人負責一個小分隊,有序帶到檢測點。過程中,很多老人還是不熟悉登錄核酸檢測系統,王令不時手把手教他們。「我在體育局是做人事工作的,工作很細,但仍遠不像社區工作那樣細緻到每個『毛細血管』。」王令說。
在檢測點,等候區和檢測區被隔開。檢測區有6名引導員,每人帶領5個居民登記信息,隨後快速進入檢測工位。與此同時,小區內組織了兩次「掃樓」,逐棟逐層通知,以防有人沒有聽到首輪通知,或行動不方便需要專人上門接送。3個小時後,社區便完成近5,000人的核酸檢測動員和採樣工作。
然而,圍繞核酸檢測的工作並沒有結束,晚上8點多,裴偉民和工作組同事們在初步制訂了翌日的工作計劃後,再次組織9人,逐棟掃樓,查漏補缺。如果有人白天沒有參加檢測,將協調補檢。
提前核查人口保證不漏檢一人
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市支援隊茶滘街道工作隊隊長吳民春表示,全員核酸檢測若有人漏檢,防控效率將大打折扣。為配合封控措施,特別是核酸檢測工作,市支援隊6月3日進駐後,和街道一起,逐戶上門核查。最終核實整個茶滘街道實際封控人口是53,295人,這就令核酸排查有了一個底數。
為解決人手短缺問題,工作組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要求茶滘街道在家的公職黨員,加入黨員先鋒隊。在這一舉措下,茶滘街道黨員先鋒隊增至近400人,保障了人力,這也是核酸排查能夠高效的重要原因。
主動提出支援工作延長一周
裴偉民說,自6月3日進駐以來,除了現場協調,還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比如,汾水花園有6戶次密切接觸者,他和同事們組成3人小組,上門給他們送菜送糧、清潔消毒、收垃圾等。「我們幹過的工種有10多個,有時候是指揮員,更多時候是一線『戰鬥員』。練就了『十項全能』,才能應對各種情況,讓防控工作滴水不漏。」
完成了當天的工作,已是晚上10點30分,夜幕中,隊員們拖着疲憊的身軀返回酒店駐地。至此,他們的工作滿一周,按照計劃應該結束支援工作,返回隔離。但是他們已經主動提出繼續支援,支援工作延長一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