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內地市場炒風熾烈的問題,監管層再次發出善意警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昨日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一樣」。

郭樹清指出,受不可控制甚至不可預測的多種因素影響,金融衍生品價格波動很大,普通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中,無異於變相賭博,損失的結果早已注定。「前期發生風險的金融衍生品案例中,有大量個人投資者參與投資。」從成熟金融市場看,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的主要是機構投資者,金融衍生品投資對投資者專業水平、風險承受能力有很高要求,非常不適合個人投資理財。

「當下各種以高息回報為誘餌,打着所謂的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等旗號的騙局層出不窮,其實質都是『擊鼓傳花式』的非法集資活動。」郭樹清直言,要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一定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

金融工作必須居安思危

他強調,防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必須居安思危一刻也不能鬆懈,當前需重點關注五個方面,包括積極應對不良資產反彈、嚴密防範影子銀行死灰復燃、堅決整治各類非法公開發行證券行為、切實防範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

人民幣匯率今年以來大幅升值,一些企業熱衷賺取匯兌收益,也引起了監管者的注意。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局長潘功勝在論壇現場提醒說,企業順周期財務運作,通過資產負債的貨幣錯配積累風險敞口賺取匯率升貶值收益,必然承擔匯率升、貶值風險。他認為,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應堅持服務主業和「匯率風險中性」原則,審慎安排資產負債貨幣結構,避免外匯風險管理的「順周期」和「裸奔」行為,「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