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戲劇大師鍾景輝的戲劇藝術之理論及教育篇》終於出版了﹗

我用「終於」二字,是因為它經歷了比前兩冊更長的「懷孕期」,堪與哪吒在殷十娘肚中時間相比。

2010年,《戲劇大師鍾景輝的戲劇藝術》三部曲的首部曲誕生。那年,King Sir(鍾景輝)剛好踏足台板60年。我編撰該書,祝賀他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一個甲子。

首部曲的主題是《舞台篇》,記錄King Sir在舞台上六十載的事跡。我將它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寫下他多年來在不同戲劇機構中發揮的領導作用。

第二部分名為《頒獎台上的作品》。King Sir曾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香港舞台劇獎的四個最佳導演和八個最佳男主角獎項,這部分詳細介紹他這十二個得獎作品的創作經驗。

第三部分介紹了King Sir從他踏上中學舞台開始至二千年代涉足的舞台劇其中二十多個演出和導演的作品,展示他多彩多姿的舞台生活和駕馭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戲劇和角色的能力。

第四部分名叫〈我眼中的King sir〉,這個部分在之後的兩冊也都出現。這個部分的構思是通過King Sir十位舞台上的夥伴與King Sir就他們合作的回憶、相知相交的故事和他們對King Sir的看法,讓觀眾和讀者從不同視角多方面認識舞台下的King Sir,了解他更多不為人知的事情。這些與King Sir對談的舞台夥伴包括阿龍(何偉龍)和天叔(梁天),沒想到他們在之後十年先後離世。

六十載的舞台經驗,又豈是區區一本書籍所能盛載?這只是一個書寫King Sir的舞台工作的基礎而已。其實,《舞台篇》還有第五部分的,就是鉅細無遺地列寫King Sir 60年來所有演出、導演和翻譯的劇目,以及他獲得不同類型的獎項和榮銜。編列King Sir 60年舞台工作一覽表所花的工夫和時間絕不比首四部分為少。無數關於年份、中英文劇名、King Sir的工作崗位、飾演角色、製作機構名稱等的資料搜集、查證、校對工作看得我金睛火眼。

幸好,《舞台篇》出版了。我很榮幸,成為首本記錄King Sir的戲劇藝術專書的作者。

書籍出版後,我們舉辦了一個新書發布會,很多演藝界人士都來參加這項盛事。我送了一幅King Sir的莫札特造型的油畫給他,賀他慶祝「舞台鑽禧年」。我過去經常接觸King Sir,知道他最喜歡他在《莫札特之死》的一張個人劇照,便請油畫家將照片繪畫出來。King Sir很喜歡這幅油畫,至今仍然掛在家中牆壁上。

兩年後,三部曲的第二部曲出版,名為《電視篇》。King Sir除了是舞台上的大明星外,在電視上的貢獻之廣之深,不但奠下了戲劇在電視上的位置,至今看劇這個習慣仍然影響着今天的民生。

King Sir自1963年開始在麗的映聲通過香港業餘話劇社這個平台導演和演出話劇後,便開始與電視台的工作結下不解之緣。他曾經擔任兩個商業電視台多個台前幕後的崗位,包括管理層、製作部經理、監製、編導、演員、藝員訓練班負責人和導師、司儀、節目主持、旁白、配音等,並且屢創多個「第一」,是香港電視史上多項紀錄保持者。

因此,即使《電視篇》厚達340多頁,也無法詳細記錄King Sir所有的電視工作,只能寫下他重要的演出和貢獻。

剛翻閱《電視篇》目錄,當年與King Sir對談的電視合作夥伴梁天、Lily姐(梁舜燕)、華哥(岳華)和輝哥(陳文輝)都一一作古了,真唏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