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貿分歧大 竊聽損互信
美國總統拜登前晚抵達英國,展開上任後首次外訪,他前晚甫落機便向駐英美軍發表演說,強調此次訪問標誌着「美國正式重回世界舞台」,同時表明不會在下周的美俄峰會中對俄羅斯退縮。不過分析認為,雖然拜登為修補美歐關係動作頻頻,但歐洲對美國仍然缺乏信心,尤其是近日美國再被踢爆竊聽歐洲領導人,加上雙方在經貿問題上仍有分歧,拜登想要「破鏡重圓」絕非易事。
拜登為期8天的歐洲之行以英國為首站,他昨日先與英國首相約翰遜會晤,今日起則會一連3日出席七國集團(G7)峰會,離開英國前會到溫莎堡拜會英女王。下周一拜登會轉往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及美歐峰會,行程最後一站前往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尋求可預測關係 「必回擊有害舉動」
拜登前日啟程前向記者表示,此行目標是加強聯盟關係,向俄羅斯和中國展示「美歐關係非常緊密」。拜登隨後與夫人吉爾乘坐「空軍一號」專機,抵達英格蘭的米爾登霍爾皇家空軍基地,探望駐紮在基地的美軍,並向約1,000名美軍及家眷發表演說。
拜登在演說中重申,他決心拋開前總統特朗普時期造成的敵意與孤立,重建泛大西洋聯繫及重塑與俄羅斯的關係,「這次訪問的每一個細節,都明確表明美國已經回來,並與世界民主國家站在一起,共同解決那些棘手的挑戰和對未來至關重要的各種問題。」拜登亦提及下周三的美俄峰會,強調美國並不希望與俄羅斯發生衝突,而是希望尋求一種穩定、可預測的關係,「但有一點非常明確,如果俄羅斯從事有害活動,美國將以強而有力的方式回擊。」他還表示在與普京會面時,將告訴普京「自己想要讓他知道的事」。
《衛報》:為新冷戰招盟友
分析認為,拜登希望借這次出訪,修復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期跌至谷底的美歐關係,並趁機拉攏歐洲盟友與美國同一陣線對抗中國,英國《衛報》前日便直言,拜登此行是要「為下一場冷戰招募盟友」。不過無論是美國抑或歐洲媒體,都不太看好拜登能靠今次行程改善美歐關係,《紐約時報》前日便指出,儘管拜登致力宣揚「美國回歸」,但歐洲國家領導人仍無法確定美國前進的方向,尤其是美國國內黨爭仍然激烈,特朗普對共和黨的控制並未減弱,都令歐洲人對美國的可靠性充滿疑慮。
最近美國再次被踢爆透過丹麥竊聽歐洲多國領導人,亦令這次行程蒙上陰影,被竊聽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便表明會要求美國解釋。此外,特朗普政府對歐盟加徵鋼鋁關稅,歐洲則對美國科企開徵數碼服務稅,雙方爭端未因為拜登上台而結束,能否借這次訪歐之行解決也是未知之數。《衛報》和德國《商報》也指出,美國希望歐洲參與圍堵中國,但此舉與歐洲經濟利益背道而馳,歐盟是否願意為了美國的戰略目標犧牲自身利益,也存在很大疑問。●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