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雄市10日持續啟動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等3處園區移工快篩,現場等候區座位皆拉大間距,等待採檢民眾戴好口罩依序就座。 中央社

防疫破口越來越多 當局終肯推普篩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中新社及台灣NOWnews、中央社報道,台灣本輪疫情延續至今,死亡病例居高不下,當局10日又報告新增28名死亡個案,累計361人死於新冠肺炎,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數據。島內有醫療界人士梳理官方通報的死亡個案情況,從5月18日到6月9日,共有321人死亡,其中有20.9%是死亡當天或死亡後才確診。其中有24%是確診後3天內就死亡,情況堪稱觸目驚心,相關人士並直指這是台灣當局遲遲不肯部署社區廣泛篩查造成延後發現病例的嚴重後果。面對越來越多的防疫破口,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宣布,將推行社區廣篩。

指揮中心10日公布,台灣新增263例本地確診病例,28例死亡病例。全台本輪疫情累計確診病例已破萬。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10日發布他所梳理的官方通報的死亡個案情況,結果發現「從5月18日到6月9日,共有321人死亡。其中有20.9%是死亡當天或死亡後才確診。其中有24%是確診後3天內就死亡」。王明鉅提出,這些數字很明顯地告訴我們,這321位死於新冠肺炎的病人裏面,很可能至少有143位病人,他們因為被確診得太晚,他們直到病情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嚴重的階段時才被確診,因此就算台灣的醫療能力再好,但面對一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狀況,也很難救回病人。

只用「築高牆」錯誤政策

王明鉅認為,造成病人未能及時救治的原因,主要是台灣當局過去一年半以來一直不願執行大規模篩查的錯誤政策導致,一直不願釐清到底社區感染如何,一直只想用着「築高牆」方式,企圖把所有新冠病毒全部堵在境外的錯誤政策。王明鉅提到,台灣至今還沒進行有意義大規模的普篩,因此現在社區裏的新冠病毒感染狀況如何, 到底萬華或板橋或中和這些熱區,每1,000人有多少人感染了Covid 19,到底雙北的其他地區,如北投、淡水每1,000人又有多少人感染了Covid 19,這些攸關到底能不能解封的重要關鍵數字,其實沒人知道。從5月15日台北和新北宣布三級警戒之後,幾乎所有人都乖乖待在家中,但實際上已被病毒感染的人們,在「快樂缺氧」因此症狀不明顯、但肺部問題已經相當嚴重的狀況下,發生猝死或者病情突然惡化而緊急送醫,然後短短3天內就不治。

逾300企籲開放企業快篩

據報道,疫情指揮中心10日宣布,相關具體措施包括廣設篩檢站、協助企業自主快篩、導入診所自費快篩、鼓勵民眾在家快篩。

台灣京元電子集團9日對外籍勞工進行快篩發現30人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這是京元電子自5月底企業爆發群聚感染案後施行的第二輪快篩,該企業6月5日施行第一輪移工快篩時發現了103人陽性。近日,如京元電子一樣的群聚感染案例頻出,涉及行業包括半導體、新聞、教育、醫療等,多有在家猝死後確診案例出現。為防止相關情況發生,日前有超300家企業呼籲開放企業快篩。苗栗縣是外籍勞工群體爆發的重災區,當地確診個案中有八成左右為外勞。苗栗縣政府推行限制勞工外出禁令,卻遭到所謂人權團體抨擊,指相關政策涉及歧視,縣長徐耀昌在記者會上反擊,指為防移工群聚感染擴散至社區,亡羊補牢不得已為之,否則「確診、命都沒了,哪來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