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逍)26日至28日,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江西南昌召開期間,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成就博覽會同步舉行,展出面積達1.8萬平方米,參展企業達120多家,向大眾展示衛星導航與5G、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領域內的衛星導航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

在展廳內,江西北斗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展出多款車載終端。企業負責人介紹,南昌市1000車輛和300台環衞車輛已安裝了基於北斗三號系統高精度定位技術的終端設備。「比如,環衞作業點多、面廣,傳統人工巡查效率不高,易出現垃圾清運不及時、應急調度不便捷等問題。通過給環衞車安裝北斗三號高精度定位終端設備,結合智慧環衞示範應用平台,管理人員可以實時監管車輛作業情況,可以知道出車時間、駕駛速度、行駛軌跡等信息。遇到突發情況,管理人員可通過平台第一時間作出最合理的調度安排,大大提升應急調度效率。」北斗天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亮相的產品有北斗時空表、北斗手持型用戶機等。工作人員稱,北斗手持型用戶機具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單系統及雙系統的組合定位功能;具有北斗短報文的收發功能並能夠實現災區內的應急通信保障;能夠依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現災情特情位置的上報;支持北斗導航、北斗授時、移動語音通訊和數據通信、電子羅盤定向等功能。該終端設備還可以廣泛應用於國家安全、國防動員、邊海防管控、人防信息工程等領域。


據悉,目前,中國已經形成完整、自主的北斗產業發展鏈條,芯片、模塊、板塊等關鍵基礎產品性價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北斗相關產品已經輸出到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用戶提供服務。國產北斗兼容性芯片及模塊銷量已達到億級規模,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0億台。首款支持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國產智能手機已經發布,可接收北斗地基增強服務信號,實現米級定位。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以來,交通運輸、農林漁業等多個領域都有了北斗的身影。截至目前,國內超過70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3.63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約1400艘公務船舶、約350架通用飛行器已應用北斗系統。在北斗賦能下,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已超4.5萬台,農機作業監管平台和物聯網平台入網設備超40萬台,節約用工成本5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