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科技應用 慳時間省成本
選到心儀商品拿起就走,出門無須付款,更無人阻攔?機器人代替保安員值夜班作夜間巡邏、機器人在養老院當跑腿送飯、送藥,這些場景正在成為現實。無人超市智慧購物、智慧安保、智慧清潔……智能機器人正在分擔人們的重複性勞動。未來,智慧消費、智慧巡檢、智慧快遞等眾多智慧應用將一一展現,而通過智慧科技應用,新的消費和生活習慣漸漸形成,一個智慧城市的縮影也在這裏體現。●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倪夢璟 上海報道
在上海虹口智立方智慧園區內的無人便利店,已成為智慧購物的先行示範點。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來到上海愛趣拿智慧購物店,通過手機註冊好信息後,便可以選擇掃碼或者刷臉進入。店內沒有工作人員,商品上也沒有貼上一般超市可以看到的貨物條碼。正當記者疑惑如何結算時,其他消費者的行動告訴了答案:直接選好商品出門。在出門的一剎那,記者便收到了消費賬單。這樣的購物流程,僅僅花費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AI攝像頭記錄消費行為
如此便捷的秘訣,來自於園區智慧管理方自主研發的智能分析管理平台、以及店內數十個感應器與AI攝像頭的配合。愛趣拿智能科技公司總經理戴遲遲告訴記者,每一個放置商品的貨架上,都搭載了商品感應器,店內近40個AI攝像頭,可以進行人體追蹤和手勢識別,會記錄着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而在消費者註冊相應的賬號時,便已經綁定了支付系統,一旦選定商品,在出門時便會被系統認為完成購買行為,並進行相應的扣款。看似簡單的購買,在計算機平台內實際已完成多重的運算,在為消費者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讓商店減少了管理成本。
成本的減少,在商品的售價上也有所體現。消費者張小姐表示,「和我在普通便利店購買的商品相比,這裏有些東西的價格要便宜一些,購物也很方便,所以我和朋友非常喜歡在這裏買東西。」而對於園區管理者來說,幾乎無須再為便利店配備工作人員,即使消費者對於消費訂單有疑惑,也可以通過平台系統直接提交問題,並進行退款或者補差價等操作。
可識別贈送商品兼扣款
「之前也有一些無人購物店,但一般的無人購物更多的是在自主結賬這一塊使用了自主收款機器。而我們的智慧購物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智慧程度更高。」戴遲遲告訴記者,通過自主研發的算法搭配AI攝像頭,店內機器可以識別消費者的動作,「比如兩人結伴同行,其中一個人希望為另一人付款或者贈送商品,那麼這位消費者可以拿起商品遞給他/她的同伴,我們的攝像頭會把這種行為視為贈送,最終依然會在這位消費者的賬戶中扣款,所以我們店內也有提示,不需要的商品請放回原位,不要直接傳遞給其他消費者。」
同樣的原理,被運用在了智慧快遞貨架上,通過機器掃碼,機器會自動識別出取件人的信息,並將快遞傳送出去。戴遲遲舉例,「就拿快遞來說吧,一般來說,如果是覆蓋1萬人的快遞點,每天一般需要6個工作人員幫助錄入或者輸出快遞單號等信息,但使用了這一套智慧系統後,同樣規模的快遞點一般只需一人操作,管理成本大大減少了,而且在疫情防控依然嚴格的情況下,智慧管理無論是給商家還是企業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內地智慧城市規模年增30%
根據此前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調查機構IDC預測,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相關支出規模將達到1,240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8.9%,其中中國市場支出規模將達到266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德勤的最新報告也指出,內地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最近幾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尤其是智慧物流、智慧建築、智慧政務領域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智慧醫療等其他領域則表現了較強的發展潛力。
「目前這裏,是我們在上海其中一個智慧園區的試點,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在更多地方推廣智慧購物、快遞等產品的應用,將便捷帶給每一個消費者。」戴遲遲這樣說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