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民晚報報道,在5月25日上午舉行的上海紐約大學2021屆本科畢業典禮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並致辭。上紐大校長童世駿和常務副校長弗里·雷蒙授予他「上海紐約大學校長榮譽獎章」,以感激他為抗擊新冠疫情做出的卓越貢獻。
張文宏的開場充滿了幽默。「我們的生活一直處於不確定性中,我從來沒有想像有一天能獲得上紐大的獎章。」他說,「網絡上有傳言我畢業於美國的大學,其實沒有。我希望你們的校長不是因為聽信了這些謠言而邀請我來到這裏。」台下師生為他精彩、風趣的開場白獻上掌聲。
張文宏透露,他起初拒絕了邀請,但一件事讓他改變了主意。「有一天校長給我送來一張上紐大學生給我畫的像,那是一張穿着紐約大學畢業服裝的畫像,讓我顯得很年輕、帥氣,充滿積極向上的神情。這幅畫我非常喜歡,現在還一直放在辦公室。這幅畫讓我知道是你們讓我來的,而不只是校長的想法。」
張文宏說,當他在上海的醫學院畢業後,就開始成為臨床醫生,並熱愛這份職業。「那時候選擇醫生的職業就是因為喜歡,而不是收入。因為直到今天,中國的醫生收入和美國同行相比還是有差距。」他說,「中國商業精英的收入和美國同行已經非常接近,包括去年來這裏演講的嘉賓,他的收入可能超過絕大多數的美國同行。」
「我從事的是醫學中的傳染病學專業,專門治療人類與環境中微生物相互作用所引發的疾病的專業。這個專業讓我經常可以看到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在世界中的位置,每次診斷一種新的疾病,都會讓我對自然界有更深的認識。由於自然界千變萬化,人類免疫系統變幻莫測,面對新的疾病的時候,未免經常會焦慮,但是能夠感覺到自己適合做這件事。」張文宏說,他分享這些是想告訴畢業生,當你找到適合的職業的時候,你會有感覺——這種感覺和你找到合適的對象沒有區別;而如果你總是覺得彆扭,可能還不是你最終合適的。

「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每次與不確定性鬥爭的過程中都會獲得成長的力量。」張文宏又一次提到了和新冠病毒作鬥爭的經歷。去年1月23日起,華山醫院團隊共分四批醫生援助武漢,和新冠病毒作戰。「那時一切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對這個疾病還非常不了解,最初的死亡率很高。我們都很難預測未來會怎樣。接到武漢求援的時候,我們最初是心懷恐懼的。但是醫生的職業榮譽感讓我們團隊里的醫生和護士最終都報了名,登上了去武漢的列車。那一天是中國的除夕夜。他們都是平凡的醫生,也都是英雄。剛去武漢的時候,情況非常糟糕,但是團隊合作的力量最終戰勝了恐懼和不確定性。」
而張文宏本人留在上海領導本地的臨床救治團隊。他說,很多人表揚他對上海的貢獻,但是他更想說,上海取得今天可以從容面對疫情的狀態,完全是來自於團隊的合作。「如果沒有團隊的合作,我們很難想像會在出現病例後的24小時內,全部完成對病毒行蹤的鎖定,保證了整個城市的正常運行。」
「我相信,對於未來,我們一定會碰到更大的不確定性的挑戰,合作與犧牲仍然是我們戰勝所有困難的武器。而上紐大培養的合作精神與團隊精神將會是你們未來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力量。」他告訴台下的畢業生們。
張文宏表示,新冠病毒造成的最大不平等是老年人中的病死率是年輕人數十倍。這就意味着對年輕人而言,這就是一個大型流感,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卻是死亡殺手。如果不採取非常嚴格的非藥物干預措施,可能中國會面臨上億的人感染,死亡人數會達到上百萬,而且主要是老年人。「基於此,中國大多數年輕人接受了政府的建議,待在家裏,完成徹底的社交隔離,人人都戴上口罩。」
今天,世界上普遍接受過疫苗的國家,疫情開始得到較好的控制,老年人開始走出家庭,來到社會。張文宏告訴同學們,世界僅有科學是不夠的,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實現了人類飛行器在火星上的登陸,但是人們仍然不能改變貧窮和傳染病在落後國家的蔓延。
「我相信人類的未來取決於世界上的年輕人是否最終能夠走在一起。」張文宏表示,「一個大學是不是偉大,最終還是取決於它的畢業生是否能夠為世界的平等和發展做出貢獻。今天恰逢全球面臨挑戰和充滿不確定之時,我相信世界的前途都會因為你們的畢業而變得更加光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