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黃澤航
5月14日,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實施,《條例》進一步增加和明確了扶持的政策,包括財政扶持、稅收優惠、用地保障等,鼓勵金融、保險機構為民辦學校融資、風險保障等提供服務。
自2018年的徵求意見稿開始,歷時三年,《條例》終於塵埃落定,隨着政策不確定的靴子落地,在港上市教育股表現各異,受監管影響有限的高教板塊強勢上揚,其中,中教控股(0839)、宇華教育(6169)股價均創下歷史新高;而監管趨嚴的K9(九年義務教育)板塊則延續頹勢,睿見教育(6068)、天立教育(1773)、楓葉教育(1317)股價更是如泄閘的洪水般傾盆而下。
打消限制收購等擔憂
分析來看,《條例》取消了此前關於「集團化」的表述,在兼併收購、協議控制、關聯交易等方面,並沒有對民辦高中教育、民辦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做出直接限制。打消了市場對2018年《送審稿》「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加盟連鎖、協定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擔憂。
整體來看,民辦高教在穩定經營、自建擴招、外延併購、海外融資等方面的增長邏輯將得以延續。值得留意,《條例》多次提出鼓勵職業教育,第九條提到國家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參與民辦職業教育,利好擁有職教資產的上市公司。
此外,《條例》第十三條提到,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協定控制等方式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實施學前教育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此舉加強了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兼併收購及協議控制的限制,阻斷了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收購擴張的道路,同時也為義務教育民辦學校VIE架構合法性帶來挑戰。
這意味着,K9教育資產未來主要依賴內生增長,同時面臨管理架構變動的風險,盈利和估值將面臨壓力,也解釋了當下K9股份市盈率10倍不到的窘境。
綜合來看,民促法實施條例出爐,為高教和職業教育的成長模式掃除政策阻力,適逢獨立學院轉設脫鉤、高職擴大的政策紅利期,相應版塊和個股有望迎來估值和盈利雙提升的新升浪。
(筆者並未持有上述提及股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