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莊程敏)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上升4.2%,為近13年來最大升幅,令市場關注聯儲局會否提早「收水」,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昨回應指,在經濟復甦的過程中,通脹上升是很正常的事,目前似乎大部分的聯儲局議員都傾向認為這次上升是短期,並不達到要改變貨幣政策的程度。而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非常溫和,政府將今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在今輪覆檢分別維持在1%及1.6%,與《財政預算案》公布的預測相同。

據政府公布,整體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繼上一季錄得 0.3%的輕微按年跌幅後,在第一季上升0.9%,反映政府在去年1月推出的一次性紓緩措施導致比較基數較低。

政府經濟報告指出,首季本港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去年第四季按年上升0.2%後,在第一季輕微下跌0.1%,主要是因為食品通脹放緩,以及私人房屋租金的跌幅擴大。展望未來,隨着經濟復甦,本地通脹或輕微上升,但由於本地經濟仍然在低於生產容量的情況下運行,而且環球通脹大致維持受控,整體價格壓力全年合計應保持輕微。

租金跌 營商成本壓力減

歐錫熊解釋,本地方面,新訂住宅租金在過去一年多回軟的影響更趨明顯,令私人房屋租金的跌幅擴大。營商成本壓力繼續減退,工資增長步伐為接近11年來最慢,商業樓宇租金進一步下跌。與此同時,外圍價格壓力仍然輕微。雖然隨着經濟活動恢復和國際商品及能源價格於近期飆升,部分進口來源地的通脹率輕微上升,但環球經濟仍有巨大的剩餘產能,令輸入通脹得以受控。

他續指,本地股票市場在今年年初延續升勢,惟其後市場預期美國通脹將會升溫,且憂慮內地的貨幣政策或會收緊,表現有所回落。不過,受惠於世界各地的財政及貨幣政策的強力支持,以及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開展,環球經濟踏入2021年後轉強。一些主要經濟體持續復甦,尤其是內地和美國,在短期內將繼續有利於區內貿易往來和香港外部環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