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版《新華字典》採用激光打碼防偽。 受訪者供圖

《新華字典》第12版的修訂自2013年6月開始籌備,於2015年正式規劃並逐步啟動,直至2020年8月正式亮相。「個頭兒」雖小,卻是億萬中國人認字學字「不說話的老師」,雖已「70歲高齡」,卻每隔幾年就會「升級換代」,與時俱進更新內容。

出版方商務印書館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前《新華字典》的修訂內容偏重在內地,第12版的修訂則視野更寬,把港澳台地區的用語習慣考慮進去,甚至還考慮到了東南亞以及整個華語圈的用語習慣,例如,其中新增了鰂魚涌、氹仔島等港澳地區的地名及發音。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曉芳、任芳頡 北京報道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的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程榮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第12版《新華字典》是一次有較大修訂的新版,修訂中設有幾十個專項,對諸多內容進行了梳理統查和改進完善,共收字「8105 +」,實現通用規範漢字全涵蓋。

「《新華字典》的每次修訂都很重視這幾個方面:及時貫徹落實最新規範標準、適量增補已穩定的新詞新義、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吸收讀者意見。」程榮說。

從公眾認受度方面調整讀音

程榮特別指出,《新華字典》在修訂時充分重視實用性與規範性的有機結合,第12版《新華字典》為引導讀音規範,還增補了少量字音。她特別提到,香港常見地名「鰂魚涌」,內地不少人讀錯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讀,在結合港澳地區發音基礎上,此次專門增補「鰂」在香港地名「鰂(zé)魚涌」裏的讀音。

此外,根據地方田野調查的結果,第12版《新華字典》還增改完善了某些釋義和專有用例,如專門在「咀」字條裏增加了香港地名「尖沙咀」的用例,在「氹」字條裏增加澳門地名「氹(dàng)仔島」的用例。

專家麥耘指出,「鰂魚涌」作為一個地名,其讀音還需要在公眾認受度方面做考慮。在普通話發音裏,跟「賊」同音的地名顯然是個難以令人愉快的地名。儘管在當前,說粵方言的香港人可能還不大感受得到普通話(zéi)這個音聽起來有什麼問題,但一旦把這個地名讀音如此定下來,隨着未來普通話在香港越來越普及,其負面刺激性會日益顯露。因此,麥耘認同第12版《新華字典》中「鰂」在香港地名「鰂(zé)魚涌」裏的讀音。

央視主播發音播讀App版

《新華字典》(第12版)首次實現應用程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正文每頁都有一個二維碼,下載《新華字典》App購買會員後掃碼,就可看到當頁所有字頭的部首、筆畫、結構等信息,收聽字的標準讀音、觀看筆順動畫、查檢知識講解等。「這個App特別實用,它囊括拼音、部首、筆畫的、錄音等所有的檢索方式。後期再出新版《新華字典》,App也會跟着升級。」第12版《新華字典》責任編輯宿娟稱。

商務印書館數字出版中心主任孫述學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新華字典》App首個版本從設計到研發上線,共耗時一年3個多月,至今共更新了37個版本。App上線之初就邀請央視《新聞聯播》原主播李瑞英負責漢字發音播讀,她在錄製時將整本字典的字頭詞目都讀了一遍。

據介紹,《新華字典》App在港澳台和海外地區可以下載。香港文匯報記者在App Store裏檢索下載後,以郵箱登記登錄即可,免費模式下每日可查詢兩個字,要使用完整功能的收費則為48港元。

港澳台下載量升 港逾四萬

據孫述學透露,《新華字典》App上線以來,港澳台地區的下載安裝使用量不斷攀升,其中香港下載安裝量最大,目前已有超過四萬的下載量。「在收到港澳台及海外地區用戶關於註冊登錄相關問題的反饋後,我們立即做了系統完善,現郵箱登錄渠道已完全順暢。我們全球都有部署服務器,用戶購買會員後,在國內外均可使用。」他亦表示,針對港澳台和海外用戶實際需求,未來或將升級一個繁簡體切換版本,更適合使用繁體字地區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