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稅季,對於不少早已投身社會工作人士,報稅早已成為一年一度「例行公事」,不過對於剛畢業踏入職場生涯的「新鮮人」而言,報稅或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而以往坊間一直流傳一種說法指,畢業後首年工作是不需要交稅的,到底實情是如何?
收入少過免稅額不用報稅
答案是錯的,根據稅務局對於首次報稅人士提供的參考指引,僱主會於員工上任3個月內向稅務局提交資料,當稅務局收到有關資料後才會為其設立新檔案,然後才寄出報稅表,一般會於收到相關文件後的5個月內發出報稅表,所以實情是畢業後首年仍有機會收到稅單,關鍵是開始工作日期、僱主提交資料日期及稅務局收到資料後,能否趕及在該年度稅季發出報稅表。
而剛畢業的「新鮮人」投身社會時,入職薪酬或比較低,甚至低於該年度個人免稅額,或猶豫是否仍需要報稅,稅務局則提醒市民,如收入未有超過可享有的免稅額,便毋須繳交薪俸稅,亦不需索取報稅表報稅,但如果收到報稅表,則仍須於限期內報稅。
分期繳稅需期限前申請
稅務局亦表示,如果納稅人因為財政困難而未能準時交稅,可以向稅務局申請分期繳稅。
如果未能在繳稅期限前繳付稅款,會被徵收不多於5%的附加費,如果在繳稅限期日的6個月後仍然未有繳付稅款及5%的附加費,則會被加收不多於10%的附加費。
評論